科普學習——快照

科普學習——快照

傳統上,術語「快照」是指記錄電腦狀態的能力特定時間點的系統或儲存設備。在加密貨幣中,快照通常描述在特定區塊高度上記錄區塊鏈狀態的行為。在這種情況下,快照記錄了整個區塊鏈分類帳的內容,其中包括所有現有地址及其相關資料(交易、費用、餘額、元資料等)。

快照通常在每輪開始之前的空投活動中使用。在空投期間,代幣根據每個區塊鏈地址的餘額進行分配。在這種情況下,會拍攝快照來記錄每個代幣持有者在特定時間點(即區塊高度)的餘額。在大多數情況下,用戶可以在快照拍攝後轉移資金,而不會影響他們參與該輪分配的資格。

快照在區塊鏈硬分叉期間也很重要,因為它們標記了在產生新鏈之前將記錄主鏈的區塊高度。例如,當比特幣現金硬分叉發生時(2017 年 8 月 1 日),每個在區塊 478,558 處擁有比特幣的區塊鏈地址都會將餘額複製到比特幣現金區塊鏈上。原因是兩個區塊鏈在分叉之前共享相同的歷史數據。一旦拆分完成,每個區塊鏈網路將獨立運行。

快照的另一個用途是記錄願意參與初始交易所發行(IEO)的用戶的 BNB 餘額)發生在Binance Launchpad 上。然而,根據每個項目的指導方針,快照遵循特定的規則。在某些情況下,快照是在每天的隨機時間拍攝的,並且使用者的快照是在每天的隨機時間拍攝的。餘額在預先定義的時間段內取平均值。

本文来自區塊鏈科普投稿,不代表科技商業頭條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news.kejixun.com/6899.html

讚! (0)
區塊鏈科普的頭像區塊鏈科普投稿者
Previous 2024 年 6 月 12 日
Next 2024 年 6 月 12 日

相关推荐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SHAR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