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讀懂鏈抽象三巨頭Axelar、Wormhole、LayerZero項目及發展狀況

一文讀懂鏈抽象三巨頭Axelar、Wormhole、LayerZero項目及發展狀況

互操作性是未來”——Vitalik Buterin。

跨鏈橋、鏈互操作性、賬戶抽象等名詞均可以歸屬於鏈抽象賽道,而該概念是由Near聯合創始人所提出。鏈抽象就是通過構建通用全能智能合約來解決不同鏈之間的跨鏈通信、資產資產轉移、以及跨鏈智能合約調用等互操作性問題。

近期LayerZero空投檢測女巫事件惹得社區議論紛紛,市場焦點也再度聚攏到鏈互操作性賽道上來。當前該板塊的項目普遍融資多、估值高,本文從中選取AxelarWormhole、LayerZero三個代表項目作爲樣本,梳理並分析各自最新進展情況。

一、Axelar網絡

根據Messari的定義,Axelar network(AXL)是一個Layer 1,可實現各種加密生態系統之間的跨鏈互操作性,即加密全覆蓋網絡。Axelar 擁有一組連接 Axelar 網絡及其互連外部鏈的 Gateway 智能合約,以及包含開發人員工具和 API的軟件開發套件 (SDK)。

Axelar不僅支持任何信息/資產的橋接,還支持跨網絡執行智能合約和 dApp,即全棧互操作性。

目前,Axelar已連接超過60個區塊鏈,包括 Arbitrum、Avalanche、Base、BNB Chain、Ethereum、Optimism、Polygon、Scroll 和多種基於Cosmos 的鏈,這一數字也領先其他跨鏈網絡。而其交互、合作以及集成的智能合約超過600個,其中包括DeFi、公鏈、二層等賽道的龍頭項目。

機制原理:

Axelar是一個用Cosmos SDK開發的以跨鏈爲主要核心業務的跨鏈互操作性項目。技術層面上,Axelar 網絡由三個關鍵組件組成,分佈在兩個功能層。基礎設施層包括去中心化的動態驗證者網絡,負責維護網絡和執行交易。這些驗證者運行跨鏈網關協議,是位於 Layer1 塊鏈之上的多方加密覆蓋層。

其次,網關組件被安裝在連接的區塊鏈上,在 EVM 鏈上以智能合約形式存在。驗證者監控網關中的傳入交易,達成共識後向目標鏈的網關寫入數據,執行跨鏈交易。在這個基礎設施層之上,Axelar 還提供了 API 和 SDK,使開發者能夠輕鬆地在兩條鏈間進行跨鏈操作。

功能層方面,Axelar 引入了通用消息傳遞(GMP)系統,超越了傳統橋接功能,允許跨鏈發送和接收各種有效負載,如函數調用、數據、包裝的資產等。Axelar 的架構採用中心輻射型拓撲,作爲中心樞紐,連接各個區塊鏈。

爲了提高安全性,Axelar 採用二次投票和頻繁更換密鑰等措施。此外,Axelar 網關使用速率限制來限制一定時間間隔內可劃轉的資產數量。

融資信息:

截至2024年3月5日,Axelar共完成了5輪融資,總融資額達到了1.138億美元。其中在B輪融資完成 3500 萬美元融資時,項目總估值達到10億美元。投資人包括Binance,Polychain Capital,Coinbase Ventures,Dragonfly Capital,Crypto.com Capital等。

需要注意的是,最近一輪融資完成於2022年3月,距今已接近兩年。目前項目已上線Binance等交易平臺,幣價最高爲2.77美元,市值現爲7.24億美元。

關鍵數據:

一文讀懂鏈抽象三巨頭Axelar、Wormhole、LayerZero項目及發展狀況

根據Axelar的區塊瀏覽器,Axelar網絡的跨鏈活動交易筆數爲182.3萬,交易量爲86.2億美元,平均交易量爲4728美元。

一文讀懂鏈抽象三巨頭Axelar、Wormhole、LayerZero項目及發展狀況

而從Axelar網絡中的以上各項數據柱狀圖中可以直觀的看出,自2023年1月開始,Axelar 網絡的鏈間網絡活動(即交易和活躍地址)逐步增長,並且通用消息傳遞(GMP)活動在網絡活動中逐漸占主導地位。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今年五月份Axelar各項數據銳減,但這既有着加密整體行情下行的因素,也有着五月僅開始十天的原因。

另據Binance 研究院今年2月發佈《解析跨鏈互操作性》的報告,Axelar 的近30 天交易量是 Wormhole 的兩倍,近乎 Chainlink CCIP 的八倍。

這種增長主要歸功於其通用消息傳輸(GMP)功能的實現,該功能支持複雜的跨鏈函數調用和狀態同步。此外,GMP 於 2023 年 5 月開始支持 Cosmos 和 EVM 鏈之間的交互。

未來規劃:

Axelar在今1月底公佈了路線圖,其接下來的發展將圍繞AVM展開,具體來講將包括以下幾點:

1)讓AVM成爲開源工具的發展平臺,進行各種Dapp的開發。

2)通過Interchain Amplifier來實現對任意鏈的無許可鏈接,將潛在的網絡效應擴展到以太坊Layer2等數百個區塊鏈當中。

3)拓展Interchain Tokens的用例,在所有連接的鏈上擴展其在原生鏈上的可用性。

4)爲AXL代幣添加Gas燃燒機制,從而實現通貨緊縮來保護Axelar網絡。

5)整合不同鏈上的共識機制,包括Solana,Stellar和基於Move的鏈,如Aptos和Sui。

6)改進Gas的定價機制,提高在Axelar網絡上跨鏈Gas估算服務的準確性。

主要動作:

今年5 月,Axelar宣佈將跨鏈互聯比特幣、Hedera 及波卡生態。比特幣 L2 網絡 Stacks、開源權益證明區塊鏈 Hedera、Moonriver Network 及隱私網絡 Iron Fish 將作爲是 Axelar Interchain Amplifier 試點計劃的第一階段,實現一鍵可編程互操作。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Solana和Sui將被列爲此路線圖中即將到來的項目。

去年11 月,Axelar與摩根大通旗下的數字資產平臺 Onyx 和另類資產管理公司 Apollo 共同實施了一項概念驗證(POC)項目,涉及業務RWA。

7 月,Axelar 推出其鏈間代幣服務 (ITS),該產品旨在增強所有以太坊兼容鏈上的 ERC-20 代幣的互操作性。

另外,微軟宣佈與Axelar 建立合作伙伴關係以提供區塊鏈互操作性解決方案。

2 月,Axelar推出 Axelar 虛擬機(AVM),支持開發人員只用構建一次 DApp,就可以在所有鏈上運行。

二、Wormhole

Wormhole 是一種通用消息傳遞協議,可實現跨多個區塊鏈⽣態系統的App互連。項目最早於 2020 年 10 月推出,旨在使開發者能夠構建覆蓋多個鏈的原生跨鏈應用程序。Wormhole 起初是一個黑客鬆項目,目標是找到一種使區塊鏈能夠“互相通信”的解決方案。

Wormhole 最初由 Jump 孵化和支持,其第一版(Wormhole V1)主要專注於在以太坊和 Solana 之間建立雙向代幣橋。

隨着項目的發展,Wormhole已經演變爲一個通用的消息傳遞協議,連接了生態系統中的多個鏈。項目旨在成爲開發者構建多樣化跨鏈應用的基礎層,爲此Wormhole V1 被逐步淘汰,並於2021年8月推出了Wormhole協議。

目前Wormhole已經進化成支持38條異構公鏈之間傳送任意消息的通用AMB(Arbitrary-Message-Briage)橋,也被稱爲通用跨鏈消息傳送協議或互操作協議。每個連接的區塊鏈都有⼀個Wormhole核⼼合約,作爲跨鏈App的主接⼝。而 Wormhole 的資產跨鏈橋的功能則由前端應用Portal Bridge承擔,並對外提供服務。

Wormhole由19個守衛者組成的⽹絡提供安全保護,這些守衛者是負責監控鏈活動和驗證消息的節點。守衛者節點由Jump Crypto等加密貨幣⾏業中信譽良好的實體運作,由於需要對公衆負責,確保了⾼度的信任和操作⽅⾯的誠信。

Wormhole通信流程:

  1. 通過Wormhole核⼼合約(Core Contract)發送的消息將轉發給守衛者,由守衛者獨⽴驗證和審批消息的真實性。

Guardians 驗證和簽名:該消息由 19 個守護者節點(Guardians)在鏈下進行驗證和簽名。只有獲得至少 2/3(即 13/19 )守護者節點簽名的消息,才被認爲是真實的。驗證後,該消息就會被封裝成⼀種稱爲 “可驗證操作批准”(VAA)的結構。

  1. 傳遞到目標鏈:中繼器會將VAA傳輸⾄⽬標鏈的核心合約進⾏執⾏。

融資信息:

2023月11月,Wormhole完成了2.25 億美元融資,項目估值達到 25 億美元,投資方包括Brevan Howard、Coinbase Ventures、Multicoin Capital、ParaFi、Dilectic、Borderless Capital、Arrington Capital,以及 Jump Trading 參投。本輪融資亦是 2023 年加密貨幣項目融資金額最大的一輪融資。

關鍵數據:

一文讀懂鏈抽象三巨頭Axelar、Wormhole、LayerZero項目及發展狀況

據Wormholescan數據顯示,Wormhole已在不同鏈間傳遞超 10 億條信息,這在所有互操作性協議中排名第一。 而其歷史總成交量約爲423.9億美元。

當前Wormhole代幣W價格爲0.59美元,市值約爲10.69億美元。其流通供應量爲 1,800,000,000 W,最大供應量爲 10,000,000,000 W。

主要動作:

今年4 月,Wormhole原生 W 代幣通過 Wormhole Native Token Transfers (NTT) 在 Solana、Ethereum、Arbitrum、Optimism 和 Base 上可用。W 成爲原生多鏈代幣,完成了 W 發佈路線圖的第二階段。3 月,Wormhole 進行代幣空投。

2 月,Wormhole 引入了原生代幣轉移(NTT)功能,以保留代幣特性並解決不同區塊鏈間流動性碎片化問題。

NTT 是一個開源框架,用於在沒有流動性池的情況下跨區塊鏈轉移代幣。利用 NTT 時,項目可以完全控制其代幣在每條鏈上的行爲方式,包括代幣標準、元數據、所有權/可升級性和自定義功能。藉助 NTT,項目還能夠保留對其安全性的細粒度控制,例如速率限制、暫停、訪問控制和餘額記賬。

同月,Wormhole 宣佈將採用AMD 的 FPGA 硬件加速器芯片,以擴展跨鏈消息傳遞的使用零知識證明(ZKP)的能力。該項目計劃通過“輕客戶端”實現,爲跨鏈安全轉移集成 ZKP,旨在爲不同區塊鏈之間的消息傳遞創建安全的“通道”。

此外,Wormhole 基金會與 Succinct 團隊合作構建以太坊“ZK 輕客戶端”,以進一步推進在 Wormhole 平臺內去中心化消息驗證。

去年年12 月,Wormhole推出5000萬美元跨鏈生態系統基金以及跨鏈即時數據檢索方法 Wormhole Queries,這允許應用程序開發人員可以按需提取任何鏈上數據。

8 月,Wormhole建立Wormhole Foundation,旨在爲對區塊鏈互操作性技術的研究和開發充滿熱情的人們提供支持。7 月,Wormhole發佈跨鏈集成解決方案Wormhole Connect的v0.0.7 版本。

路線圖:

Wormhole 宣佈W 成爲原生多鏈代幣,利用 Solana 和 EVM 鏈的獨特優勢,同時引入多鏈治理系統。

關於 W 的計劃包括:將作爲 Solana 上的原生 SPL 代幣推出;使用 Wormhole 原生代幣傳輸(NTT)在 EVM 鏈上進行擴展;W 持有者將能夠在 Solana 和 EVM 鏈上鎖定和委託其代幣。Wormhole DAO 由 W 代幣持有者組成,將通過多鏈治理系統進行運營。

該系統將在啓動時在 Solana、以太坊主網和 EVM L2 上可用。多鏈治理將允許代幣持有者跨不同鏈創建、投票和執行治理提案。

關於ZK 的路線圖:通過集成零知識證明,Wormhole 協議的信任假設和區塊鏈整體互操作性方面將取得重大進展。

路線圖內容主要包括:

引入密碼學專業知識:Wormhole 基金會已向四個專門從事零知識密碼學的新工程團隊提供貢獻者資助,並將在未來幾周內發佈這些公告。

解鎖硬件資源:Wormhole 貢獻者將與戰略硬件提供商合作,加速輕客戶端的實現,並隨着支持 ZK 的通道和 ZK 驗證消息的數量不斷擴大,爲 Wormhole 貢獻者採購硬件加速器。

推出輕客戶端:輕客戶端允許用戶和應用程序快速有效地驗證區塊鏈網絡的狀態(例如經常賬戶餘額、智能合約數據等)。

未來,區塊鏈的 ZK 輕客戶端(包括以太坊、Sui、Aptos、Near 和 Cosmos)將被部署並與 Wormhole 集成,從而實現無需信任的雙向數據傳輸。

三、LayerZero

LayerZero 是一種全鏈互操作協議,專爲跨鏈傳遞輕量級消息而設計。LayerZero通過可配置的去信任性提供真實且有保障的消息傳遞。它是一個“區塊鏈的區塊鏈”,允許其他區塊鏈網絡以非許可的方式直接通信。

LayerZero支持任何可以運行智能合約的區塊鏈,例如以太坊、BNB Chain、Avalanche、Polygon、Arbitrum、Optimism、Fantom等鏈。LayerZero 還支持非 EVM 鏈,例如Aptos。

LayerZero通過在相應鏈上部署 “LayerZero Endpoints”(它們由智能合約組成的輕量級客戶端,具有溝通、驗證和網絡功能),用戶可以在單一的無信任和安全交易中實現跨鏈通信。

LayerZero使用Oracle(目前是Chainlink)和Relayer在目標鏈上的LayerZero Endpoints間傳達信息。值得注意的是,任何主體都可以承擔Oracle和Relayer的角色。Oracle將源鏈上的區塊頭髮布到目標鏈,Relayer發佈交易數據和驗證交易證明,Oracle和Relayer兩者保持獨立。

需注意的是,LayerZero 只專注於鏈與鏈之間的消息傳遞,能夠向支持的任何鏈上的任何智能合約發送消息,也就是一個消息傳輸層,用於區塊鏈之間的智能合約通信,不負責資產的跨鏈。

LayerZero 的關鍵功能是超輕節點(ULN),它的本質是利用了輕節點的技術原理,設計了超輕節點的機制,通過中繼者和預言機將中間的置信環節一分爲二,從而以更低的費用換取更好的安全性。

這一智能合約在每個區塊鏈上運行並充當跨鏈通信的端點。ULN 使用區塊頭和交易證明來驗證來自其他鏈的交易和消息的有效性,確保安全性和效率。

跨鏈之間的通訊環節主要是通過外部驗證或鏈上輕節點來完成。輕節點是一種節點運作模式,此外還有全節點(Full Node)、歸檔節點(Archive Node)。同一個鏈的不同節點則是該鏈信息的刪減版,輕節點只保存歷史所有區塊頭,並不存儲區塊內的具體交易信息。

通過輕節點上鍊運行驗證的收益是,完全剔除了公證人的外部角色干擾,依據鏈本身的安全性實現高度的去中心化從而更安全。但這樣會使跨鏈成本極高,最終都將分散到跨鏈需求的用戶上。

從產品和技術來看,LayerZero專注於實現“輕量化”的數據傳輸,因此其選擇使用預言機和中繼網絡來完成數據的傳輸。當用戶在LayerZero源鏈的端點上完成操作以後,預言機作爲一個外部組件,會將源鏈上交易的區塊頭轉發至目標鏈,同時中繼會獲取源鏈上的交易證明,並將其傳輸至目標鏈。

機制特點:

超輕節點(ULN):LayerZero 使用鏈上 ULN,這是在每個區塊鏈上運行並充當跨鏈通信端點的智能合約。 ULN 使用區塊頭和交易證明來驗證來自其他鏈的交易和消息的有效性,確保安全性和效率。

通用消息傳遞:LayerZero 支持任何類型的跨鏈通信,而不僅僅是資產轉移。 LayerZero 可以支持任何類型的有效負載,例如函數調用、數據交換、治理投票、NFT傳輸等。這使得開發人員能夠創建可以同時利用多個區塊鏈的功能和優勢的全鏈應用程序。

狀態共享:LayerZero 允許應用程序跨鏈共享狀態,這意味着它們可以同步數據和邏輯,而無需依賴中心化服務器或數據庫。這使得應用程序能夠作爲跨多個鏈的單個實體運行,從而創造無縫的用戶體驗並降低複雜性。

即時終結性:LayerZero 保證跨鏈交易的即時終結性,這意味着它們一旦包含在源鏈上的區塊中就會得到確認。這消除了在目標鏈上等待或確認的需要,從而提高了速度和可用性。

融資信息:

LayerZero目前已經完成了多輪融資,總融資額達到了2.933億美元,投資者當中包括,Binance Labs,Delphi Digital,a16z,紅杉資本,Coinbase Ventures等一衆明星資本。

2023年4 月,LayerZero Labs 以 30 億美元的估值完成 1.2 億美元 B 輪融資;2022年3 月,LayerZero Labs完成 1.35 億美元 A+ 輪融資,投後估值爲 10 億美元;2021 年 9 月,項目完成 600 萬美元 A 輪融資,該輪融資由 Multicoin 和 Binance Labs 領投。

關鍵數據:

一文讀懂鏈抽象三巨頭Axelar、Wormhole、LayerZero項目及發展狀況

據LayerZero官網數據,LayerZero連接區塊鏈已超過 50 個且還在不斷增加,總通信信息約爲1.32億條,轉移價值超500億美元。

主要動作:

空投、TGE 的時間表越來越近 LayerZero發佈女巫自我報告流程,限期14天

5 月 11 日,LayerZero Labs 在社區發佈“Protocol RFP”提案。提案顯示,所有在 Snapshot #1 之前在主網部署 OApp、OFT 或 ONFT 合約並在 LayerZero Scan 上聲明它們的項目都有資格提交提案。

項目分配的示例爲:50% 分配給跨鏈 OFT 的用戶,20% 分配給 LP,15% 分配給代幣持有者、15% 分配給社區成員。同時,LayerZero 基金會將根據最終的女巫報告進行篩選,女巫地址將自動取消分配資格。

同時項目方表示,Protocol RFP 只是 TGE 的一個方面,有關代幣分配的更多信息(包括單一用戶分配與未來的協議分配)將很快公佈。

5 月 4 日,LayerZero發佈女巫自我報告流程,限期14天。5 月 2 日,LayerZero Labs宣佈完成第一階段網絡快照。

4 月, LayerZero 宣佈weETH 已採用 OFT 標準,即將在 Blast、Optimism、Base、Linea、Mode 和 BNB Chain 上推出 weETH。

1 月,LayerZero 主網啓動,同時LayerZero V2上線,新功能包括:通用消息傳遞、模塊化安全、無需許可的執行、統一語義、V1 兼容性。

去年11 月,ayerZero Labs 推出價值歸因解決方案 ColorTrace,該技術能夠將可替代代幣歸因(染色)於原始實體(鑄幣者),以對協議成功的貢獻進行任何形式的公平跟蹤,幫助實現收益、聯盟計劃、推薦鏈接和許多其他常見現實世界應用程序的公平分配。

10 月,LayerZero 推出在以太坊、Avalanche 與 BNB Chain 上轉移流動性質押協議 Lido Finance 的封裝 stETH(wstETH)功能。wstETH 已與 LayerZero 全鏈可替代代幣標準(OFT 標準)集成。

總結

隨着區塊鏈生態的發展,各類區塊鏈已多達到百條,鏈間互動已是大勢所趨。鏈互操作性能提升數字資產流動性、豐富區塊鏈生態系統、簡化跨鏈交互門檻等優點。基於此,今年以來包括幣安在內的大所接連上幣Axelar、Wormhole,而LayerZero大概率也將緊隨其後。

但鏈抽象賽道同樣面臨着以往跨鏈橋的安全問題,即容易成爲黑客目標。而且鏈互操作協議還處於早期階段,也面臨着中心化的風險。因此對於這類機構大額投資的高項目,投資者不妨以長期眼光看待。

本文来自加密新聞投稿,不代表科技商業頭條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news.kejixun.com/2005.html

讚! (0)
加密新聞的頭像加密新聞编辑
Previous 2024 年 5 月 14 日
Next 2024 年 5 月 14 日

相关推荐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SHAR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