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talik:Layer 2 是以太坊的文化擴展

Vitalik Buterin says Ethereum layer-2 solutions will become more diverse  and specialized
在我最近關於第1層和第2層擴展之間的差異的文章中,我最終大致得出結論,這兩種方法之間最重要的差異不是技術上的,而是組織上的(使用與"產業組織"領域類似的含義):這不是關於能建什麼,而是關於會建什麼,因為生態係統不同部分之間的界限是如何劃分的,以及這如何影響人們的動機和行動能力。特彆是,以第二層為中心的生態係統本質上更加多元化,並且更自然地導致擴展、虛擬機設計和其他技術特征的不同方法的更大多樣性。

我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出的一個關鍵點是:

因為以太坊是一個以第二層為中心的生態係統,你可以自由地獨立構建一個子生態係統,這個子生態係統是你的,具有你獨特的功能,同時也是更大的以太坊的一部分。

在這篇文章中,我認為這不僅是技術方麵的事實,也是文化方麵的事實。區塊鏈不僅僅是進行獨特的技術權衡,它們也有獨特的文化。在以太坊和以太坊經典分叉的第二天,這兩個區塊鏈在技術上完全相同。但他們在文化上有著根本的不同,這一事實有助於塑造八年後兩家連鎖店的不同重點,用戶基礎甚至技術堆棧。這同樣適用於以太坊和比特幣:一開始,以太坊大致是“比特幣,但有智能合約”,但十年後,這一係列差異變得更加深刻。

Vitalik:Layer 2 是以太坊的文化擴展

Kevin Pham的一條舊推文比較了比特幣和以太坊文化,就像他們在2017年一樣。這兩種文化都在不斷發展:自2017年以來,我們已經看到了“激光眼”運動的興起和衰落(以及同時興起的Ordinals運動),我們已經看到以太坊成為第二層中心,我們已經看到兩者都變得更加主流。但這兩者仍然是不同的,這可能是最好的,它仍然如此。

文化影響的例子有哪些?

文化對激勵有類似的影響–事實上,文化是激勵的一部分。它影響著誰被生態係統吸引,誰被排斥。它影響人們被激勵去做什麼樣的行為,以及人們可以做什麼樣的行為。它影響了什麼是合法的-無論是在協議設計,還是在生態係統和應用程序層。

區塊鏈文化對一些特彆重要的領域有很大的影響,包括:

  1. 對方案進行的變更類型-包括數量、質量和方向
  2. 協議保持開放、抗審查和分散的能力
  3. 生態係統吸引高質量協議開發人員和研究人員的能力
  4. 生態係統吸引高質量應用開發者的能力
  5. 生態係統吸引生態係統在外部社區和行為者眼中的公共合法性
  6. 用戶的能力-包括用戶數量和正確的用戶類型

如果你真的重視擁有一個保持去中心化的區塊鏈,即使以緩慢為代價,你不僅需要看看當今的技術如何實現這些目標,還要看看文化如何重視這些目標。如果區塊鏈的文化不重視好奇心和對新技術的開放性,那麼它很可能在去中心化和速度方麵都失敗了,因為它冇有采用像ZK-SNARKs這樣的新技術,可以同時讓你獲得更多。如果區塊鏈被公眾理解為“賭場鏈”而不是其他,那麼就很難讓非賭場應用程序加入。即使是不唯利是圖的核心協議開發人員和研究人員也變得更加難以吸引。文化很重要,因為文化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幾乎所有其他事物的上遊。

以太坊文化

以太坊

以太坊開發者interop,肯尼亞,2024年5月。以太坊的核心研發生態係統是以太坊的亞文化之一,儘管它本身也相當多樣化,內部存在大量分歧。

研究人員Paul Dylan-Ennis花了很多時間探索和理解以太坊的亞文化。他確定了以太坊中的三個主要亞文化,如下所示:

Cypherpunk:Cypherpunk致力於開源開發和某種DIY或朋克態度。在以太坊的案例中,密碼朋克構建了基礎設施和工具,但對如何使用它們並不干涉,采取中立的立場。從曆史上看,cypherpunk明確強調隱私,但在以太坊中,它並不總是優先考慮的,儘管…一個名為lunarpunk的新密碼朋克運動已經出現,倡導將隱私置於後麵和中心

Regens:以太坊中許多有影響力的聲音都致力於采用再生或再生方法來構建技術。植根於Vitalik Buterin對政治和社會科學的興趣,許多攝政者參與旨在重振,改善甚至取代當代機構的治理實驗。這種亞文化的特點是實驗性和對公共物品的興趣

Degens:純粹由投機和不惜一切代價積累財富驅動的用戶,Degens。德根斯是金融虛無主義者,他們專注於當前的趨勢和炒作,以僥幸逃脫當代新自由主義資本主義的老鼠賽跑。德根斯經常會冒很大的風險,但卻是以一種諷刺的、近乎超然的方式。

這並不是唯一重要的三個群體,你甚至可以質疑他們在多大程度上是一致的群體:機構利潤導向的群體和購買猴子圖片的人在文化上是非常非常不同的。正如這裡所描述的,“Cypherpunks”既包括對保護人們的隱私和自由等最終用途感興趣的人,也包括對冇有任何強烈意識形態的前沿數學和密碼學感興趣的人。但這種分類作為第一近似值是有趣的。

以太坊中這三個群體的一個重要特征是,在很大程度上,由於以太坊作為開發者平臺的靈活性(而不僅僅是一種貨幣),他們每個人都可以進入某種遊戲場,在那裡亞文化可以參與行動,而不僅僅是說話。一個粗略的近似是:

  • Cypherpunk參與以太坊的核心研發,並編寫隱私軟件
  • Regens做Gitcoin贈款輪,追溯公共產品資金,以及各種其他非金融應用程序
  • Degens交易memecoins和NFT並玩遊戲

在我看來,這種文化分支對以太坊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好處。以太坊的核心開發文化重視高級密碼學、博弈論和越來越多的軟件工程等主題的高質量思考,它重視自由和獨立,它重視密碼朋克的理想以及這些原則的區塊鏈化版本(例如,區塊鏈)。“不變性”),以及注重價值觀和軟實力而非硬實力的理想主義方法。這些價值觀很重要,也很好;看看我在上一節中列出的文化影響,它們使以太坊在(1),(2),(3)和某種程度上(6)上處於非常有利的地位。但它們是不完整的:首先,上麵的描述幾乎冇有強調吸引應用程序開發人員,幾乎冇有強調吸引用戶-以穩定為導向的價值觀有助於給予通過持有ETH“使用”以太坊的人信心,但這就是它。 文化多元主義是擺脫這種困境的一種方式,允許一種亞文化專注於核心發展,而另一種亞文化則專注於生態係統的“邊緣”發展。但這就提出了一個問題:我們有冇有辦法進一步加強這種文化多元化?

Laye2和亞文化

這就是我要說的,也許是第二層最被低估的一個屬性:對於一個亞文化,第二層是行動的最終競技場。第二層允許亞文化出現,這些亞文化擁有大量的資源,以及一個反饋循環,迫使他們學習和適應,以便在真實的世界中發揮作用。第二層必須在多個方麵發揮作用:吸引用戶和應用程序開發人員,開發技術,建立全球社區。

也許第二層的關鍵屬性在這裡很重要,因為第二層同時是(i)一個生態係統,(ii)圍繞著構建一些東西而組織起來。當地的集會團體可以形成自己的生態係統,他們往往有自己獨特的文化,但他們的資源和執行力相對有限。應用程序可以擁有大量的資源和執行能力,但它們就是應用程序:您可以使用它們,但不能在它們的基礎上進行構建。Uniswap是偉大的,但冇有任何概念的“建設在Unsiwap”,這是任何地方附近的強大,說,“建設在多邊形”。

第2層可以並且確實最終實現文化專業化的一些具體方式包括:

  • 更願意做用戶推廣或“業務發展”:有意努力吸引特定的外部行為者,包括個人、企業和社區,參與生態係統。
  • 強調價值觀的多樣性。你的社區更多的是關於“公共產品”、“好技術”、“以太坊中立性”、“金融包容性”、“多樣性”、“擴展”還是其他什麼?不同的L2給予不同的答案。
  • 參與者的多樣性:社區吸引什麼樣的人?它是否特彆強調某些人口群體?性格類型?語言?大陸?

以下是一些例子:

Optimism  

以太坊

ZKSync

以太坊

MegaETH

以太坊

Starknet

以太坊

Polygon通過與主流公司的合作以及越來越高質量的ZK生態係統取得了成功。樂觀主義有基礎和世界鏈,並對複古融資和不隻是基於代幣的治理等想法有濃厚的文化興趣。Metis專注於DAO。Arbitrum圍繞高質量的開發工具和技術建立了一個品牌。Scroll專注於“挖掘以太坊的本質-信任最小化,安全和開源”。Taiko強調“無縫用戶體驗”,“社區一致”,“安全第一”和“基於”。總的來說,每個以太坊第二層都有一個獨特的“靈魂”:以太坊文化的某種組合,以及它自己的特殊扭曲。

以Layer2 為中心的方法如何才能成功?

這種以第二層為中心的文化方法的核心價值主張是,它試圖平衡多元化與合作的好處,創造一套不同的亞文化,這些亞文化仍然擁有一些共同的價值觀,並在關鍵的共同基礎設施上共同努力實現這些價值觀。

以太坊

以太坊正在嘗試走多元化路线

還有其他類似的兩級方法的嘗試。我能想到的最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EOS中的委托權益證明(DPoS)係統。EOS的DPoS通過讓硬幣持有者投票決定由哪些代表運行鏈來工作。代表們將負責創建區塊,並就其他人的區塊達成共識,他們還將從EOS發行中獲得大量硬幣。代表們最終做了大量的社區建設,以吸引選票,和許多這些“節點”(如。EOS紐約,EOS香港),最終成為公認的品牌在自己的權利。

這最終成為一個不穩定的係統,因為硬幣投票本質上是不穩定的,因為EOS生態係統中的一些強大的參與者被證明是貪婪的混蛋,他們吸走了代表社區籌集的大量資金以謀取私利。但是,當它起作用時,它顯示了一個驚人的特性:它創造了強大的高度自治的子社區,這些社區仍然為一個共同的目標而共同努力。

以太坊

EOS紐約,頂級EOS區塊生產商之一,甚至最終編寫了相當多的開源基礎設施代碼。

當這種方法成功運作時,它也創造了一種健康的競爭。默認情況下,像以太坊這樣的社區有一種自然的傾向,即聚集在社區中很長時間的人周圍。這有一個好處,它可以幫助維護社區的價值觀,因為社區的快速增長-它減少了以太坊停止關心言論自由或開源的機會,即使不利的風來自外部世界。但它也有可能將注意力從技術能力轉移到社交遊戲上,讓老牌的“OG”即使表現不佳也能根深蒂固,並限製了文化的自我更新和發展能力。有了健康的“亞文化”,這些問題就可以得到緩解:整個新的子社區可以興起和衰落,在子社區中取得成功的人甚至可以開始為以太坊的其他方麵做出貢獻。簡而言之,連續性的合法性較低,表現的合法性較高。

我們也可以檢查上述故事,以確定可能的弱點。以下是我想到的幾個:

  • 陷入回音室:本質上,我在前一篇文章中談到的失敗模式相同,但對於文化。L2開始表現得像獨立的宇宙,它們之間幾乎冇有交叉授粉。
  • 陷入單一文化:無論是由於共同的人類偏見還是共同的經濟激勵(或者過於強大的統一以太坊文化),每個人最終都在類似的地方尋找要構建的應用程序,甚至可能是要做出的技術選擇,而這最終是錯誤的地方。另一種情況是,一個L2或少數L2得到鞏固,不再有一個新的人和亞社區崛起的運作機製。
  • 競爭所青睞的方向是錯誤的:L2專注於在某種狹隘的財務意義上取得成功的用例,但以犧牲其他目標為代價,似乎是成功的,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社區朝著這個方向發展。

我並不認為以太坊有完美的答案,以太坊是一個正在進行的實驗,它的生態係統讓我興奮的部分原因是它願意正麵解決難題,許多挑戰來自激勵失調,自然的解決方案是創造更好的生態係統範圍內的合作激勵。我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到的想法,創建一個“基礎設施公會”來補充協議公會是一個選擇。另一種選擇是明確補貼多個L2選擇合作的項目(即。有點類似於二次融資,但重點是連接生態係統,而不是連接個人)。嘗試擴展這些想法並繼續努力充分利用以太坊作為多元化生態係統的獨特優勢是很有價值的。

本文来自加密新聞投稿,不代表科技商業頭條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news.kejixun.com/4943.html

讚! (0)
加密新聞的頭像加密新聞编辑
Previous 2024 年 5 月 31 日
Next 2024 年 5 月 31 日

相关推荐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SHAR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