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學習——側鏈

科普學習——側鏈

側鏈本質上是源自主區塊鏈的輔助區塊鏈。它們獨立運行,並透過一種稱為“雙向”掛鉤的機制連接到主鏈。側鏈中的雙向掛鉤確保資產可以在側鍊和主鏈之間來回轉移。然而,這些數位資產的轉移從未真正發生。相反,這是透過鎖定主鏈上的資產並同時在側鏈上解鎖等值金額來實現的。從側鏈傳回主鏈時則相反。

區塊鏈側鏈的目的有兩個。首先,它們提供了一種透過允許將交易卸載到側鏈來增強中央區塊鏈的可擴展性的方法,從而緩解主鏈上的擁塞。其次,它們提供了一個實驗性沙箱,可以在不損害主鏈完整性或穩定性的情況下測試新技術和功能。

眾所周知的側鏈範例是比特幣的 SegWit。 SegWit 代表「隔離見證」。它旨在提高比特幣的可擴展性並釋放區塊空間。它透過將交易中的大量簽名資料移動到SegWit 側鏈來實現這一點。

但是,側鏈確實存在潛在風險。側鏈通常具有較小的驗證器網絡,使其更加中心化,因此與父區塊鏈相比更容易受到攻擊。此外,側鏈很容易受到女巫攻擊,其中單一惡意使用者可以同時操作多個節點來獲得對大部分網路的控制權。另一個風險是側鏈過度依賴雙向掛鉤機制,產生潛在的故障點。因此,駭客可以利用這一點來危害整個系統。

總之,側鍊是區塊鏈工具包中的重要工具,帶來了更大的靈活性、可擴展性和創新潛力。它們具有一定的風險,但透過仔細實施,它們可以顯著增強現有區塊鏈網路的功能。

本文来自區塊鏈科普投稿,不代表科技商業頭條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news.kejixun.com/6690.html

讚! (0)
區塊鏈科普的頭像區塊鏈科普投稿者
Previous 2024 年 6 月 11 日
Next 2024 年 6 月 12 日

相关推荐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SHAR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