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學習——代幣

科普學習——代幣

一般來說,代幣是不可挖掘的數位價值單位,作為區塊鏈中的註冊表項存在。

代幣有多種不同的形式 -它們可以用作特定生態系統的貨幣或編碼獨特的數據(請參閱加密收藏品和不可替代代幣指南)。此外,某些代幣可能可以兌換為鏈下資產(即黃金、房產、股票)。

代幣通常由使用現有第三方區塊鏈(例如以太坊區塊鏈)的公司發行,例如2017 年透過ICO 發行和銷售的許多ERC-20 代幣。嚴格來說,代幣不是比特幣或以太幣等加密貨幣,而是在區塊鏈上發行的可轉讓價值單位。

是根據代幣的各種特徵進行不同的代幣分類。主要分類利用功能將代幣分為實用型代幣和證券型代幣。實用代幣通常代表對服務的訪問,或可以充當生態系統內的交換媒介。

BNB 就是實用代幣的一個例子,它主要用作支付幣安交易所交易費用的折扣代幣。儘管如此,它也可以用來支付商品和服務。

另一方面,安全代幣代表金融資產。例如,公司可以在 ICO 期間發行代幣化股票,授予持有人所有權和股息。從法律的角度來看,它們與傳統分散式股票相同。

另一種分類評估特徵以區分可替代代幣和不可替代代幣。如果您拿一張一美元的鈔票與另一張鈔票交換,您將保持相同的價值。您持有什麼單位沒有任何區別,因為它們具有相同的目的。另一方面,您不能將一件獨特的藝術品替換為另一件不同的藝術品。

同樣的原則也適用於代幣。再次以 BNB 為例,您擁有哪些具體單位並不重要。它們是可以互換的。然而,像 CryptoKitty 這樣的東西具有獨特的屬性,每個單位都必須區別對待。

本文来自區塊鏈科普投稿,不代表科技商業頭條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news.kejixun.com/6319.html

讚! (0)
區塊鏈科普的頭像區塊鏈科普投稿者
Previous 2024 年 6 月 10 日
Next 2024 年 6 月 10 日

相关推荐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SHAR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