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國的加密門戶

香港吸引全球目光

繼美國監管機構繼續加強對加密貨幣的審查,該領域的初創企業和創始人正在海外尋找更友好的環境來支持其發展。

香港就是這樣的目的地之一,它正在尋求恢複其作為金融中心的地位,並依靠有利的加密貨幣法規來吸引新一波的企業家、技術專家和投資者。到目前為止,其策略似乎正在發揮作用。

4 月中旬,香港一年一度的 web3 節吸引了超過 50,000 名與會者。與去年相比,來自西半球的參與者明顯增多。

今年的活動中,雖然 Ark Invest 的億萬富翁創始人凱西·伍德 (Cathie Wood) 冇有親自出席活動,但她通過視頻發表了講話。此外,以太坊創始人維塔利克·布特林 (Vitalik Buterin) 在最後一刻終現身。

香港:中國的加密門戶

去年 6 月,當政府讓散戶投資者交易加密貨幣合法化時,圍繞香港 web3 場景的興奮開始升溫。此後,該市實施了一係列措施來監管加密貨幣相關活動,包括穩定幣發行沙盒以及加密貨幣交易所運營商的許可製度。緊隨美國的腳步,香港於4月下旬剛剛上市了一批加密貨幣交易所交易基金。

這些舉措與美國政府對加密貨幣企業的強硬立場形成鮮明對比。從美國、歐洲、中東、印度等地區飛來參加 Web3 節的與會者對香港的發展勢頭表示樂觀。例如,First Digital 的 FDUSD 根據香港數字資產規則發行並由美國國庫券支持,已迅速成為按市值計算的全球第四大穩定幣。

香港:中國的加密門戶

與此同時,人們也注意到香港作為一個有抱負的加密貨幣中心的局限性。規則優先考慮投資者保護,這可能會導致更高的合規成本,並阻止那些喜歡更自由的商業環境的人。

儘管如此,與阿拉伯聯合酋長國、日本和新加坡等國家一樣,香港仍然是少數幾個對加密貨幣表現出明確承諾的司法管轄區之一。全球支付公司 Unlimit 的加密貨幣業務主管 Jack Jia 表示:“僅從聲譽和外觀的角度來看,香港正在製定任何加密貨幣監管措施,這一事實將吸引所有人。”

官員思想開放

香港實際上並冇有最寬鬆的加密貨幣法規。事實上,其對交易所運營商的嚴格規定已促使其加密貨幣代表 HashKey在百慕大尋求許可證。全球最大的加密貨幣交易所 Binance、Coinbase 和 Kraken顯然冇有出現在該市虛擬資產交易所牌照的 22 家申請人名單中。

香港:中國的加密門戶

但香港最大的吸引力在於其為加密貨幣活動提供監管透明度的努力。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是臭名昭著的。一切都是證券,但我們不會明確告訴你需要申請什麼許可,然後我們可能會拒絕你的申請。”Jan在描述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在監管方麵的態度時說道。加密貨幣公司 “冇有固定的 SEC 流程,但香港監管機構已經製定了一個聽取你意見的程序。”

事實上,多位加密貨幣高管已經與香港政府代表舉行了閉門會議。總部位於舊金山的 Chainlink 聯合創始人謝爾蓋·納紮羅夫 (Sergey Nazarov)表示,該公司致力於將現實世界的數據輸入智能合約(智能合約是執行預定義規則的代碼行),該公司正在討論向香港的主要金融基礎設施提供其技術。

“人們冇有完全意識到資本市場和加密貨幣是非常兼容的。來到香港後,我發現這種兼容性首先會在這裡加速,因為政府和監管機構對這種兼容性更加開放。”納紮羅夫說道。去年在巴塞羅那舉行的 Chainlink 年度大會 SmartCon 上與他進行了爐邊談話。

香港:中國的加密門戶

Nazarov 表示,今年,Chainlink 應當地政府邀請將此次活動移師香港,使香港成為第一個主辦該會議的亞洲城市。

“香港監管機構正在對穩定幣和數字資產進行監管。這意味著香港可以成為資產和支付能夠在一個係統中以受監管的方式可靠運行的地方。這很重要,因為如果不進行監管,那麼所有數百或數百萬億美元和銀行將不會遷移,”納紮羅夫補充道。

Telegram 的官方區塊鏈合作夥伴、總部位於瑞士的 TON 基金會主席 Steve Yun 也表達了同樣的看漲情緒,他表示,與其他有抱負的加密貨幣中心相比,香港可能擁有最大的競爭優勢,因為香港“正試圖製定一個非常全麵的框架來讓建設者和企業家感到更安心並吸引人才。”

香港:中國的加密門戶

香港的金融監管十分複雜,但總部位於瑞士的dYdX基金會首席執行官 Charles Haussy 對這些監管並不陌生,他此前曾在香港政府的外國直接投資部門投資推廣署 (InvestHK) 擔任金融科技主管。這位高管表示,DYdX 是 dYdX 基金會支持的去中心化金融 (DeFi) 協議,曆來在中文用戶中很受歡迎,因此基金會致力於繼續吸引人群。

“香港政府早期對加密貨幣非常開放。”Haussy 回憶道。與世界其他司法管轄區一樣,隨著市場波動失控,該市對加密貨幣活動進行了限製,以保護投資者的利益。

“但大約一年前,我認為他們明白那裡有一個新市場,應該製定法規以確保不會錯過這個機會。就在那時,你看到 HKMA(香港金融管理局)推出了越來越多的 CBDC(中央銀行數字貨幣),而香港 SFC(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則發放了加密貨幣交易所和 ETF 許可證。”Haussy 說道。

進入中國

去年,當香港開放加密貨幣時,人們普遍猜測中國大陸可能會效仿。儘管尚未放開,企業現在認識到香港作為通往中國另一種寶貴資源的門戶的潛力。

雖然香港對金融人才有著巨大的吸引力,但其南部鄰國深圳卻是華為、大疆創新和騰訊等一些全球最大科技公司的所在地。毫不奇怪,加密貨幣公司正在利用香港友好的法規和靠近深圳開發商資源的優勢。

TON 基金會是利用香港地理位置的參與者之一。為了成為超級應用程序,Telegram 正在與 TON 合作,從而使第三方開發人員能夠構建區塊鏈應用程序。 Web3周期間,基金會在香港舉辦了訓練營,希望吸引熟悉微信已建立的小應用生態係統的中國開發者。

“現在我們正在接觸那些擁有大量開發者和企業家的地區,特彆是那些通過超級應用程序使用某種類型的小應用程序長大的人,以及那些參與了此類生態係統發展的人,”雲說。

一些外國創始人更進一步,在這座城市設立了實體辦事處。ZkMe 由一位德國企業家創立,旨在實現私人憑證驗證,選擇將總部設在香港。

zkMe 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 Alex Scheer 表示:“我們來到這裡是為了建立可持續發展的業務,並利用這裡的技術專長,顯然,與大灣區的合作也確實有益。”通過香港公司在深圳設立的稅收優惠等政策,將香港與九個鄰近的中國城市融合起來。zkMe 團隊由 16 名成員組成,其中 14 人來自深圳辦事處。

香港:中國的加密門戶

一些創始人對香港為中國未來擁抱加密貨幣鋪平道路更為樂觀。總部位於迪拜的模塊化區塊鏈公司 Avail 的創始人阿努拉格·阿瓊 (Anurag Arjun) 認為,看到加密技術的全部好處的政府最終會采取更加寬鬆的立場。

“過去幾年,加密貨幣行業一直在構建非常先進的技術。一些例子包括零知識證明技術。”他表示,加密貨幣背後的底層技術並不是為了支持欺詐性 NFT 或投機交易而開發的,而是為了增強該行業的基礎技術。

“由於香港的戰略性質,我們認為它是一個重要的地方——未來通往中國的門戶。”阿瓊說。“如果中國未來開放——一旦我們與更多的政府官員交談,並不僅僅從其貨幣要素來論證這項技術——我們在香港所做的事情也將成為向中國擴張的有用教訓。”

本文来自加密新聞投稿,不代表科技商業頭條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news.kejixun.com/1196.html

讚! (0)
加密新聞的頭像加密新聞编辑
Previous 2024 年 5 月 9 日
Next 2024 年 5 月 9 日

相关推荐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SHAR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