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多名用戶在黑貓投訴平台反映,阿里雲盤會員服務存在「自動續費無顯著提醒」「取消訂閱後仍扣費」「退款流程複雜」等問題,涉及金額從幾十元到數百元不等。有用戶聲稱,自己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連續扣費7個月,帳戶內卻無任何VIP充值記錄;另有用戶取消訂閱後仍遭扣款,質疑平台存在「誘導詐欺」行為。
用戶投訴案例
「隱身扣費」7個月,用戶質疑金錢去向
一位用戶表示,自2024年6月起開通阿里雲盤會員後,從未收到續費提醒,但帳戶連續7個月被自動扣款。 「最後一次扣了20元才發現,但帳戶裡根本沒顯示過VIP充值記錄,錢到底去哪兒了?」該用戶稱,聯繫客服後僅被告知“系統未顯示異常”,退款申請也被以“超期”為由拒絕。
取消訂閱仍扣款,用戶怒斥“欺詐”
2025年1月,某用戶在取消「教育連續包月」服務時,頁面顯示「取消成功並贈送7天會員」。然而2月12日,平台再次扣費。 「明明取消了,還多送7天,結果還是扣錢,這不是誘導消費是什麼?」該用戶提供的截圖顯示,取消操作後系統未明確提示“下次扣費時間”,導致其誤判。
退款難:規則模糊,客服推諉
多名用戶在嘗試退款時遭遇阻礙。根據阿里雲政策,自動續費退款需在7天內申請,且「已使用部分費用不退」610。但用戶指出,平台未在扣費前發送提醒,導致錯過退款時限。此外,部分退款申請因“帳戶餘額不足”“訂單凍結”等理由被拒,客服僅建議“聯繫支付渠道處理”,被批“踢球”。
問題焦點:合規性存疑,使用者體驗堪憂
自動續費提醒缺失,涉嫌違規
根據《網路交易監督管理辦法》,自動續費服務需在到期前5日以顯著方式提醒用戶。然而,投訴用戶均表示未收到任何簡訊、郵件或應用程式內通知,扣費完全「靜默」。有律師指出,若平台未盡到提醒義務,涉嫌侵害消費者知情權。
取消入口隱蔽,流程設計爭議
雖然阿里雲盤在「設定-自動續費」中提供關閉選項,但使用者回饋該入口層級過深,且取消時未明確提示剩餘有效期,容易誤操作。更有人發現,部分套餐取消後仍會觸發扣款,疑似系統漏洞。
扣費記錄不透明,資金流向成謎
用戶投訴扣款後帳戶內無VIP記錄,但支付寶/微信帳單顯示已完成支付。業內人士推測,可能是系統同步延遲或套餐類型錯誤導致,但平台未提供明確解釋,加劇用戶不信任感。
使用者應對建議
立即檢查自動續費設定
登入阿里雲盤官網或APP,進入“控制台-自動續費管理”,關閉不需要的訂閱服務。安卓用戶需注意,部分功能需在「設定-會員中心」內操作。
保留證據,多通路投訴
若遭遇異常扣費,保存支付紀錄、客服溝通截圖等證據,透過12315平台、黑貓投訴等管道維權。部分用戶透過社群平台曝光後,已成功追回款項。
謹慎開通連續包月
短期會員建議選擇“單月購買”,避免自動續費“埋雷”。開通前請務必閱讀細則,尤其是「下次扣費時間」和「退款條件」。
作為國內頭部雲端服務商,阿里雲盤屢因「自動續費」問題引發爭議,暴露出其在服務透明度和用戶體驗設計上的短板。平台若無法及時整改,恐將透支用戶信任。截至發稿,阿里雲客服僅回覆“正在核查”,事件後續進展將持續關注。
本內容來自創作者:News 上傳發布,不代表本網站觀點與立場。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news.kejixun.com/33136.html
留言列表(1条)
kE9673AASS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