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美國聯準會(Fed)近期宣布降息,引發全球貨幣政策的連鎖反應,投資者將目光聚焦於各國央行的下一步行動。本文將探討中國與印度在美國政策影響下的貨幣策略,並分析2024年年底前美國經濟的走向。特別是前聯準會主席柏南克(Ben Bernanke)如何預測美國貨幣政策的未來動向。
美國財政部長葉倫:經濟正朝「軟著陸」邁進
根據《路透社》報導,美國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於9月26日接受《CNBC》訪問時表示,美國勞動市場和通膨數據顯示,美國經濟正在穩步朝「軟著陸」方向發展。葉倫強調,聯準會官員的發言顯示,基準隔夜利率將逐漸降至中性水準,這一政策有助於實現經濟的平穩過渡。
柏南克:年底前可能再降息50至75個基點
Fed前主席柏南克在富達投資公司舉辦的網路座談會上表示,儘管聯準會已經設想了軟著陸的情境,但隨著經濟放緩,失業率可能上升。一旦失業率增加,聯準會勢必採取進一步行動。柏南克預期,年底前聯準會可能會再降息50至75個基點,這意味著在剩下的兩次利率會議中,至少有一次會出現兩碼的降息幅度。此外,他預測2024年聯準會可能會進一步降息100個基點,將聯邦基金利率下調至約3%。
葉倫:降低赤字以控制長期利息成本
葉倫同時表示,美國必須降低財政赤字,以確保利息成本在長期內可控。儘管如此,現任拜登政府仍認為有必要繼續投資於能夠推動未來經濟增長的領域。這顯示出美國政府在推動經濟增長與維持財政穩定之間的平衡策略。
中國人民銀行降息及流動性注入
在中國方面,為了應對經濟增長放緩的挑戰,中國人民銀行於9月27日宣布降息,並向銀行體系注入流動性。此舉旨在將經濟增長拉回至今年5%的目標,並對抗通縮壓力。中國預計將在10月1日國慶假期之前宣布更多的財政措施,包括發行特別主權債券,以進一步刺激經濟。根據《路透社》報導,中國計劃發行價值約2萬億元人民幣的特別主權債券,作為新一輪財政刺激計劃的一部分。
此外,中國人民銀行將存款準備金率(RRR)下調50個基點,這是今年第二次下調,預計將向銀行體系釋放1萬億元人民幣的流動性。同時,7天逆回購協定的基準利率也下調20個基點至1.50%。
中國經濟的挑戰與風險
儘管中國政府不斷推動刺激措施,許多經濟學家仍對中國的經濟前景表示擔憂。特別是工業利潤在8月份的急劇縮減,加劇了市場的不安情緒。此外,地方政府債務的增長也使得北京必須採取更加謹慎的財政政策來應對經濟挑戰。
印度儲備銀行暫不跟進降息
在印度,根據《路透社》民調結果,多數經濟學家認為印度儲備銀行(RBI)將在未來六個月內小幅降息50個基點。不過,由於印度經濟內部穩健且貨幣穩定,印度儲備銀行不會迅速跟進美聯儲的降息決定,預計將在12月才開始採取行動。
展望未來
無論是美國、中國還是印度,各國在應對全球經濟挑戰時,都展現出不同的貨幣政策策略。前Fed主席柏南克的預測表明,美國將繼續朝著貨幣寬鬆的方向邁進,而中國和印度則根據各自的經濟狀況,調整其政策步伐。全球經濟的走向,尤其是美國的貨幣政策,將在未來一年內持續受到高度關注。
本內容來自科技新聞 投稿,不代表本網站觀點與立場。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news.kejixun.com/25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