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支付與金融科技領域的深度融合,歐美監管機構對潛在的市場壟斷行為加強了審查。近日,彭博社透露,美國司法部計劃正式指控Visa Inc.非法壟斷美國金融卡市場,這項指控預計將於當地時間週二在聯邦法院提起。
此次反壟斷訴訟的源頭可追溯至Visa在2020年初對金融科技平台Plaid的收購嘗試。 Visa,這家成立於1958年、總部位於美國加州福斯特市的全球支付巨頭,原計劃以53億美元(約合當前373.83億元人民幣)的價格收購Plaid,但由於監管壓力,該交易最終在2021年初宣告失敗。
美國司法部對Visa收購Plaid一案的深入調查,揭示了Visa在線上借記服務市場的強大影響力及其潛在的壟斷風險。作為該領域的“壟斷者”,Visa每年向消費者和商家收取數十億美元的線上支付費用。而Plaid,作為一家專注於提供API介面以連接銀行帳戶與各類金融服務的金融科技公司,正致力於開發低成本的線上借記支付方式。司法部擔憂,若Visa成功收購Plaid,將進一步鞏固其在網路借記服務領域的壟斷地位,提高市場進入門檻,阻礙創新,並可能剝奪消費者享受更低價格和更高品質服務的權利。
業內專家指出,此次美國司法部對Visa的指控,是對支付清算機構與金融科技平台合併可能導致的業務壟斷問題發出的強烈警告。 Plaid的技術與服務模式,透過API介面實現了銀行帳戶與各類金融服務的無縫對接,大幅提升了金融服務的營運效率與使用者體驗。若Visa能夠控制這項關鍵技術,無疑將對其競爭對手構成巨大壓力,限制市場競爭。
Visa公司在全球擁有廣泛的業務網絡,覆蓋200多個國家,可處理160多種貨幣的交易。 2023財年,Visa的總交易量接近15兆美元(約目前105.8兆元),展現出其在全球支付市場的強大實力。然而,隨著反壟斷監管的加強,Visa需要更加謹慎地處理其市場行為,以避免陷入法律糾紛和聲譽風險。
這項反壟斷指控的提出,不僅將對Visa的未來發展產生深遠影響,也將為整個支付與金融科技產業樹立一個明確的監管訊號:任何可能損害市場競爭和消費者權益的行為都將受到嚴格審查和打擊。
本內容來自創作者:科技新聞 上傳發布,不代表本網站觀點與立場。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news.kejixun.com/24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