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市場調查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發布報告指出,歐洲汽車產業正面臨來自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激烈競爭以及即將實施的歐7排放標準的雙重壓力。這項雙重挑戰對歐洲汽車製造商提出了嚴峻考驗,迫使他們加快轉型步伐並尋找應對策略。
歐7排放標準逼近,罰款壓力大
報告強調,歐盟7排放標準將於2025年7月正式生效,要求新車每公里的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從目前的116克降至93克。對於未能達到此標準的汽車製造商,每公里多排放1克二氧化碳,每輛新車將面臨95歐元(約748元人民幣)的罰款。這項規定無疑給歐洲車企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壓力,迫使他們加快技術創新和車型升級的步伐。
電動車銷量成長遇阻
為了因應歐盟7排放標準的挑戰,歐洲車企紛紛將電動車作為降低車隊平均排放量的關鍵。然而,儘管電動車銷量在過去幾年中實現了快速成長,但近期卻遭遇了瓶頸。德國在2023年取消了電動車激勵措施,加上消費者對電動車的負面情緒,導致歐洲電動車銷售停滯不前。據預測,2024年電動車的銷售量可能首次低於整體乘用車市場,這進一步加劇了歐洲車企的困境。
車款應對策略多樣
面對雙重挑戰,歐洲車企採取了多種因應策略。一方面,他們透過加入二氧化碳池來平衡高排放和低排放車型的比例,以達到歐盟7排放標準。另一方面,一些車企如雷諾和大眾正在遊說歐盟委員會放寬排放目標或延後違規罰款的實施時間。此外,還有一些車企選擇重新聚焦電動車市場,透過調整銷售策略和產品線來推動電動車的銷售成長。
長期挑戰仍需解決
然而,Counterpoint Research指出,加入二氧化碳庫或遊說放寬排放目標只是短期解決方案。長期來看,歐洲車企需要加強在電動車技術、電池研發和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投入力度,以提升電動車的競爭力並滿足市場需求。同時,他們也需要加強與中國新能源汽車企業的合作與交流,共同推動全球汽車產業的永續發展。
歐洲汽車產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與機會。在應對中國新能源汽車競爭和歐7排放標準的過程中,歐洲車企需要不斷創新、加強合作並尋求多元化的解決方案以實現永續發展。
本內容來自創作者:懂車帝 上傳發布,不代表本網站觀點與立場。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news.kejixun.com/24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