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地時間9月16日晚,美股市場開盤後,蘋果公司股價遭遇重挫,一度下跌近3%。截至收盤,蘋果股價下跌2.78%,報216.32美元/股,蘋果市值一夜之間蒸發了93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657億元),總市值降至3.29萬億美元。這一跌幅不僅反映了投資者對蘋果當前業績的擔憂,也預示著未來一段時間內蘋果可能面臨的挑戰。
導致蘋果股價大跌的主要原因之一是iPhone 16系列的銷售表現未達預期。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透露,iPhone 16系列在首周末的預購銷量預估約為3700萬部,與去年iPhone 15系列同期銷量相比減少了約12.7%。其中,iPhone 16 Pro系列的銷量表現尤為低迷,出貨時間顯著低於iPhone 15 Pro系列,顯示出市場對高端機型的需求低於預期。盡管iPhone 16 Plus和iPhone 16標準版的銷量有所增長,但這對提升整體出貨量幫助有限。
美國銀行和摩根大通等金融機構的分析師也指出,發貨時間的延遲進一步印證了市場對iPhone 16 Pro系列需求疲軟的判斷。這一消息不僅影響了蘋果在美股市場的表現,也波及到了港股市場。9月16日,港股蘋果概念股普遍下跌,多家相關公司股價下滑。
值得註意的是,盡管市場曾預期iPhone 16系列搭載的人工智能功能將推動消費者升級設備,但實際情況並未如預期般樂觀。中國市場的反應尤為冷淡,各大電商平臺的備貨和發貨時間差逐漸縮小,消費者「搶貨」現象不再如往年那般熱烈。同時,蘋果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額也出現了下滑,市場份額被華為等本土品牌進一步擠壓。
華為在蘋果發布會次日發布的三屏折疊手機更是加劇了市場的競爭態勢。該手機預訂量迅速超過330萬臺,顯示出消費者對華為創新產品的濃厚興趣。相比之下,蘋果iPhone 16系列在國內市場的反響平平,缺乏令人眼前一亮的新功能。
面對銷售壓力,蘋果方面已經采取了多種措施來提振銷量。據消息人士透露,蘋果供應鏈高管將於9月18日拜訪中國供應鏈企業,以加強合作關系並優化供應鏈管理。同時,蘋果還計劃對iPhone 16系列新品進行預熱宣傳,以期在後續的銷售旺季中實現銷量反彈。
然而,分析人士指出,蘋果要想重振iPhone銷量並非易事。一方面,市場競爭日益激烈,華為等本土品牌不斷推出創新產品;另一方面,蘋果自身在iPhone產品上的創新不足也導致消費者對新產品期待降低。如果蘋果不能在未來推出更具吸引力的產品來刺激市場需求,其股價和業績可能會繼續承壓。
展望未來,蘋果需要加大在技術研發和產品創新方面的投入力度,以應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同時,蘋果還需要密切關註市場動態和消費者需求變化,靈活調整市場策略和產品定位以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只有這樣,蘋果才能在全球科技行業中保持領先地位並實現可持續發展。
本內容來自創作者:Apple 上傳發布,不代表本網站觀點與立場。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news.kejixun.com/23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