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据BusinessKorea報道,由於2nm製程量產良率問題,三星電子決定暫停其在 Texas(泰勒)工廠的人員部署,並撤回部分工作人員回國。這項措施不僅凸顯了三星在先進製程上所面臨的挑戰,也引發了外界對其競爭力的擔憂。
據悉,三星電子在2nm製程上的良率目前低於50%,尤其是在3nm以下製程方面,與競爭對手台積電相比有明顯差距。根據數據顯示,台積電的先進製程良率約為60-70%,這使得台積電在市佔率上領先三星,差距高達50.8個百分點(台積電Q2佔62.3%,而三星僅11.5%)。
業內人士透露,三星電子在GAA(Gate-All-Around)製程上的良率僅為10-20%,遠低於訂單和大規模生產所需的良率標準。正是這一良率問題,迫使三星重新考慮其策略,並決定從泰勒工廠撤回工作人員。
同時,三星電子已簽署了初步協議,希望透過美國CHIPS法案獲得最高9兆韓元(約478.26億元)的補貼。然而,這項補貼的取得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工廠必須滿足美國的相關條件。在當前良率問題的背景下,三星能否順利拿到這項補貼,成為了外在關注的焦點。
業內專家認為,三星電子在晶圓代工領域的競爭力下滑,其內部官僚主義、決策流程緩慢、低薪資是主要原因。一位半導體教授指出,與20-30年前相比,三星在投資時機上的延後,也暴露出管理階層當前現實缺乏充分認知。要重振競爭力,三星電子需要對管理系統進行根本性的改革。
本內容來自創作者:Samsung 上傳發布,不代表本網站觀點與立場。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news.kejixun.com/23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