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全球晶圓代工市場的競爭加劇,三星電子計劃在其2奈米晶片製程中引入最新的「背面電軌」(BSPDN)技術。此技術有望將晶片的尺寸比傳統的前端配電網絡(PDN)技術縮小17%。三星預計於2027年量產2奈米晶片時採用BSPDN技術,旨在縮短與台積電的技術差距。
BSPDN技術帶來的改變
根據《韓國經濟日報》報導,三星代工製程設計套件(PDK)開發團隊副總裁李成宰(Lee Sungjae)指出,BSPDN技術,即「晶背供電」技術,相較於傳統PDN技術,除了能縮小晶片尺寸外,還能提升晶片效能與功率,分別提高8%與15%。李成宰在西門子EDA論壇上詳細介紹了BSPDN技術的優勢,這是三星晶圓代工部門首次公開此技術的細節。
全球競爭格局
BSPDN被視為次世代晶圓代工技術,該技術將電軌放置在矽晶圓的背面,以消除電力與訊號線的瓶頸,有效縮減晶片尺寸。今年,英特爾率先在其20A製程(即2奈米節點)中應用BSPDN技術,並將其稱為「PowerVia」。另一方面,台積電,作為全球晶圓市場的領導者,掌握了62%的市場份額,計劃在2026年底之前將BSPDN技術應用於1.6奈米或更小的製程。
三星的GAA製程計劃
除了BSPDN技術,三星還計劃在今年下半年量產基於第二代GAA技術(SF3)的3奈米晶片。李成宰透露,相比於第一代GAA製程,SF3技術將晶片效能提升30%、功率提升50%,同時縮小晶片尺寸35%。
市場影響與未來展望
三星的這些技術創新顯示了其在全球晶圓代工市場中的積極擴展,並可能對市場競爭格局產生深遠影響。三星的最新技術不僅有助於提升其晶片性能,還有助於縮短與台積電的技術差距。
本內容來自科技新聞 投稿,不代表本網站觀點與立場。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news.kejixun.com/20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