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黃金價格達到了每盎司2,500美元的歷史新高。儘管調整通脹後尚未接近1980年1月的高點,但黃金價格仍然接近該水平。這波黃金價格的上漲主要是因為投資者預期美國利率將會下降、美元走弱以及科技股崩盤的風險。然而,比特幣卻並未跟隨黃金價格一起上漲,這一現象引發了不少人的疑問。
黃金與比特幣的不同反應
雖然比特幣的價格比2022年底高出不少,但其上漲的幅度與黃金的穩步上升存在明顯區別。黃金的價格上升往往是因為投資者將其視為避險資產,尤其在金融不穩定時期。相對而言,比特幣則被視為一種終極風險型投資,具有較高的技術資產特徵。
比特幣不是貶值對沖工具
正如之前文章所提到,比特幣並非一種有效的貶值對沖工具,也不適合作為科技泡沫的對沖手段。幾位頂級投資者如華倫·巴菲特和喬治·索羅斯已經退出了一些高科技領域,而避險基金Elliott也警告說,AI熱潮過度炒作,尤其是像英偉達這樣的公司。這表明AI熱潮可能已經進入泡沫階段。
科技行業的生產力奇蹟曾與股票市場的廉價資本緊密相關,但如果這種資金流動結束,預計美國和歐洲之間的生產力差距將會縮小。生產力增長放緩將影響公司利潤增長,而目前的高估值科技股也面臨著挑戰。
比特幣的繁榮與未來
即便如此,比特幣依然具有抗通脹的能力,甚至比黃金更強。黃金的供應存在風險,可能會被各國央行大量拋售,或者發現新的金礦。然而,比特幣的供應是有限的,不會出現供應衝擊。
不幸的是,比特幣的命運與科技行業的表現密切相關,許多投資者將加密貨幣視為科技投資組合的一部分。儘管加密資產如比特幣在交易所、穩定幣和現貨ETF的支持下獲得了更多的傳統投資屬性,但其仍然是一種高風險投資。
黃金則被視為避險資產,通常不會因為追求高回報而進行投資。加密貨幣與黃金在投資策略上的根本區別也體現在市場崩潰時的反應。當市場崩潰時,比特幣可能會跟隨科技股下跌,但在長期內,加密資產仍可能會復甦。
總結來說,儘管短期內比特幣未能隨黃金價格上漲,但從長期來看,比特幣和黃金都因稀缺性而具有價值。在未來幾年內,如果泡沫破裂,比特幣可能會受到影響,但其長期投資潛力仍然值得關注。
本內容來自DEFI 投稿,不代表本網站觀點與立場。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news.kejixun.com/20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