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Mastercard 在區塊鏈技術領域再度邁出重要一步。這家支付巨頭與 MetaMask 合作,推出了一款全新的簽帳金融卡,允許持卡人在任何接受 Mastercard 的商店或網站上使用自我保管的代幣進行消費。
小狐狸金融卡:加密貨幣的傳統支付新選擇
Mastercard 的加密和區塊鏈負責人 Raj Dhamodharan 向 Decrypt 表示,「我們正在向超過 1 億個接受地點開放這種加密購買能力。」這項新服務讓持卡人可以在廣泛的商店和網站上進行加密貨幣支付,但目前僅支持主流穩定幣如 USDT 和 USDC,以及包裹以太坊(wrapped Ethereum),不包括如 Pepecoin 或 SHIB 等其他加密貨幣。
隨著區塊鏈技術與傳統金融系統的逐步融合,穩定幣作為連接鏈下和鏈上世界的橋樑,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然而,儘管 Mastercard 對這一轉型充滿信心,該公司的領導層對穩定幣在未來的主導地位仍持保留態度。
穩定幣的挑戰與未來展望
Dhamodharan 指出,「我們不能僅僅依賴預付的穩定幣來推動商業發展。」他認為這樣的做法會成為行業的障礙。因此,Mastercard 和他的團隊目前正致力於創建一種替代穩定幣的系統,該系統旨在將支付服務和傳統銀行置於數位經濟的核心位置,而非像 Circle 和 Tether 這樣的加密公司。
這一計劃的關鍵是釋放現有的銀行存款潛力,這些存款已經存在於數位帳本上,但尚未在區塊鏈上。Dhamodharan 預計,美國約有 15 萬億美元的數位銀行存款尚未被完全利用。
Mastercard 去年夏天首次公布了多重代幣網路(MTN)計劃,該計劃將允許銀行存款在區塊鏈上象徵性地存在並推動商業活動。5 月,該公司推出了該系統的首個試點項目,目的是在香港對碳信用進行代幣化。
傳統金融系統的數位化前景
「我不期望你的銀行存款和我的銀行存款會成為公共鏈資產,」Dhamodharan 說。「但它們需要被允許用於購買公共鏈上的資產。」Mastercard 預計,未來幾年內,房地產和商品等現實世界資產有望數位化並在區塊鏈上存在,這一轉型可能為數位經濟釋放數萬億美元的價值。
儘管加密公司早在幾年前便開始積極搶占市場,建立能處理這些商業活動的鏈上系統,但 Mastercard 認為,即使大眾最終使用智慧合約購買房屋,他們也可能不希望處理新興貨幣和額外的第三方。
「這驅動著我們今天的經濟,」Dhamodharan 表示,指的是傳統銀行系統。他補充說,目前的監管框架推動了這一點,而 MasterCard 希望能夠利用技術來解決這一挑戰。
本內容來自GameFi 投稿,不代表本網站觀點與立場。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news.kejixun.com/19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