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薩爾瓦多於2021年成為全球首個將比特幣列為法定貨幣的國家以來,該國積極推動比特幣的國家儲備戰略,並推出了定期購買比特幣的計劃。根據薩爾瓦多政府官網的數據顯示,薩爾瓦多目前每日購買1枚比特幣,迄今已持有5846.7584枚,價值約3.42億美元。

隨著薩爾瓦多的動作,前美國總統、共和黨總統參選人川普也在近日宣布,若他成功當選美國總統,將不會出售美國政府透過執法行動繳獲的比特幣,並計劃將這些比特幣作為國家戰略儲備資產持有。
這一政策若在美國得以實施,無疑將對全球金融市場帶來深遠的影響。作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美國若正式將比特幣納入國家儲備,將極大提升比特幣在國際金融體系中的地位,並可能引發其他國家的效仿,從而開啟全球比特幣的「軍備競賽」。
全球比特幣「軍備競賽」的可能性
回顧冷戰時期,美蘇之間的軍備競賽曾引發全球軍事能力的不斷擴張。如今,如果全球主要國家開始將比特幣納入國家儲備,這種行為或將類似於軍備競賽的擴散效應,一國的行動可能促使其他國家跟進,從而形成全球性的比特幣儲備熱潮。
首先,薩爾瓦多積極購入比特幣的行為,已經在全球範圍內引發了廣泛的討論。如果美國開始建立比特幣儲備,其他國家勢必會重新評估其外匯儲備結構,尤其是那些對美元依賴度較高的國家,可能會逐步將部分儲備資產轉向比特幣,以降低對美國貨幣政策的依賴。
其次,不少跨國企業已經將比特幣納入其資產負債表。以美國的微策略公司(MicroStrategy)為例,自2020年以來,該公司便開始大規模購買比特幣,並將其作為主要資產之一,這一策略隨即帶動了其他美國和日本大型企業的效仿,包括特斯拉、Block、Metaplanet等公司。
這種企業級的「儲備競賽」可能進一步蔓延至國家層級。尤其在經濟不確定性或金融動盪加劇的背景下,比特幣可能成為各國政府分散風險的首選資產之一。
比特幣倡導者的呼籲與挑戰
薩爾瓦多比特幣法幣化的重要推手、比特幣技術公司Jan3執行長Samson Mow近期在2024亞洲區塊鏈高峰會上發表演講時指出,自薩爾瓦多採用比特幣以來,該國的旅遊業、GDP、就業率和投資均呈現大幅增長。他認為,比特幣為薩爾瓦多帶來了經濟繁榮,並鼓勵其他國家效仿。
Samson Mow強調,當前全球面臨的問題之一是美元的逐漸衰微,相較之下,比特幣具備成為世界儲備貨幣的潛力。他預測,比特幣的價格將在十年內達到300萬美元。Mow建議,台灣政府應考慮購買比特幣作為儲備資產。他指出,台灣目前擁有422噸黃金儲備,名列全球前茅,甚至超過英國的310噸,然而英國目前持有61,245枚比特幣,因而建議台灣應該將比特幣儲備量提升至83,000枚。
結論
比特幣作為一種新興的全球資產,正逐漸從邊緣走向主流。薩爾瓦多和川普的舉措可能僅僅是這場全球比特幣「軍備競賽」的開端。隨著數位貨幣的日益普及,各國可能會考慮如何在這場競賽中占據有利位置。若這一趨勢得以延續,比特幣將不再僅僅是金融市場的一部分,而可能成為全球地緣政治博弈中的關鍵因素。
然而,將比特幣作為國家儲備資產的倡議目前仍存在極大的爭議。支持者認為,比特幣去中心化、供應有限且具有全球流通性,是對抗貨幣貶值和經濟不穩定的有效工具。但反對者指出,比特幣的價格波動性極高,加上私鑰管理的風險,一旦發生安全漏洞或遭遇駭客攻擊,可能對國家財政帶來巨大損失。
本內容來自News 投稿,不代表本網站觀點與立場。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news.kejixun.com/19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