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加密貨幣的世界裡,幾乎沒有什麼能比山寨 Layer1 更引人關注。儘管這些新鏈總是承諾比以太坊更大、更快、更好,但真正能夠兌現這些承諾的卻寥寥無幾。在這輪競爭中,由風投支持的 Sui 脫穎而出,獲得了廣泛關注。
Sui 是源於 Facebook 已終止的 Diem 項目的衍生項目,透過 a16z、Coinbase 和 Jump 等機構籌集了3.3億美元,並於2023年5月正式上線。自那時起,其鎖定總價值已超過6億美元。本週,Sui 在加密市場中表現出色,在過去一週和一個月內,分別在山寨 Layer1 中領先,漲幅達47% 和13%。
我們曾經從專案層面探討過 Sui,然而今天我們將深入分析其技術上的獨特之處。
物件導向的資料模型
Sui 採用了一種獨特的物件導向資料模型,將鏈上的所有資料組織成獨特的「物件」,這些物件包括所有權、交易歷史和定義細節。這種設計使得涉及不同物件的交易可以高效並行處理。
與以太坊透過帳戶追蹤狀態並要求順序處理不同,Sui 的物件導向方法旨在簡化鏈上整體的狀態管理,理論上可提升其可擴展性。儘管 Solana 也支援平行處理,但它仍依賴需要仔細管理的帳戶模型。Sui 的物件導向模型旨在避開這些複雜性,可能使其更為簡化並具有更強的可擴展性。
Sui Move
Sui Move 是基於 Diem 的 Move 語言修改而成,專為 Sui 的物件導向模型量身打造,重點在於安全性。該語言將資源(如代幣)視為不可變的,從而防止複製或銷毀,並消除雙重支付或重入攻擊等威脅。在 Sui 上,系統內建了 Move 字節碼驗證器等安全措施,這些措施會在代碼上鍊前進行檢查。
網路結構
Sui 的物件導向資料模型和共識機制旨在使其能夠快速有效地處理大量交易。與將交易批次處理不同,Sui 的驗證節點單獨並行處理每筆交易,涉及不同物件的交易可以同時處理,無需等待區塊填充。由於交易之間不需要互相等待,理論上,Sui 能夠每秒處理數十萬筆交易,儘管其過去30天的平均交易量僅為36 TPS。

動態 NFT 標準
Sui 開發了支援動態使用的 NFT 標準。與所有 Sui 資料一樣,NFT 被視為物件,使其能夠隨著時間的推移改變行為。這支援組合性,允許 NFT 在創建後與其他資產組合成更複雜的資產,或更新新的屬性。例如,一張 NFT 票可以更新顯示其已被使用,或者藝術作品可以隨時間進行修改。這些標準對 NFT 創作者具有吸引力,因為 Sui 還支援自動版稅支付,確保原創作者能夠直接透過區塊鏈而非外部平台獲得未來銷售的百分比收益。

其他 Sui 特性
Sui 也宣傳其開箱即用的解決方案,如 zkLogin 和 DeepBook,旨在簡化用戶認證並降低在鏈上建立 DeFi 的門檻。
zkLogin
zkLogin 允許用戶使用熟悉的 Web2 憑證(如 Google 或 Twitch)登入基於 Sui 的應用,簡化了鏈上訪問,消除了設置經典錢包的需求。儘管這似乎與加密隱私的概念相悖,zkLogin 利用零知識證明將 Web2 憑證安全地連結到 Sui 位址。

DeepBook
DeepBook 是一個開源的中央限價訂單簿(CLOB),作為 Sui 生態系統中的共享流動性層。它為 DeFi 提供可靠的交易基礎設施,使開發者可以專注於建立新功能,而無需管理基礎的交易邏輯或啟動自己的流動性池。DeepBook 為每種資產提供獨立的流動性池,防止交易對之間的干擾,確保交易處理更順暢、更快速。

總結
儘管 Sui 在說服用戶放棄 EVM 或選擇其他擁有更深 DeFi 流動性的山寨 Layer1(如 Solana)方面面臨挑戰,但市場總是願意給予新網路一個公平的機會。然而,隨著 Monad 和 MegaETH 等高性能 EVM 鏈的出現,競爭愈發激烈。對於那些擁有大量私募資金支持的山寨 Layer1 來說,未來的道路可能更加艱難。
總的來說,Sui 確實可能為加密領域帶來一些獨特的進步。至於這些特徵是否足以使 Sui 在這個擁擠的領域中更進一步,則有待觀察。
本內容來自加密新聞 投稿,不代表本網站觀點與立場。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news.kejixun.com/18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