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台積電)7月的營收增長了45%,加速了比起6月季度的成長速度,這表明來自如Nvidia公司等對人工智慧(AI)晶片的需求仍然強勁。7月份的銷售額達到新台幣2569.5億元(約79億美元)。分析師預測,台積電第三季度的營收將增長37%,達到新台幣7474億元,而7月份的結果顯示台積電有望超過這一預期。
作為台灣最大的企業,台積電被視為AI需求的主要風向標之一,因為它是Nvidia和超微半導體公司(AMD)等主要加速器製造商的首選晶片供應商。台積電同時也是蘋果公司iPhone處理器的唯一供應商,而目前移動設備市場正顯現出從後疫情時代低迷中反彈的跡象。上個月,全球最大的晶圓代工廠台積電將其全年的增長預期上調至超過原先預測的中位數20%的增長幅度。
台積電在上一次財報會議上對其業務和前景給予了樂觀評價,執行長魏哲家(C.C. Wei)表示,隨著更多客戶轉向其最先進的技術,並必須為有限的產能競爭,台積電可能有空間提高價格。上季度,由AI主導的高效能運算首次佔台積電收入的52%,這是該類別首次佔據超過一半的比例。
儘管如此,投資者開始質疑科技巨頭投入數十億美元支持AI熱潮的基礎設施是否會帶來實質性的回報,而Nvidia新一代AI晶片的潛在延遲則加劇了人們對這一新興技術進展的擔憂。
上週,由於對全球經濟前景的擔憂中斷了AI帶動的漲勢,台積電等主要企業市值曾大幅回落。投資者選擇兌現部分年度最大漲幅的收益,導致台積電股價一度下跌10%,但隨後由於資金管理人認為這是一次良好的買入機會,台積電股價在接下來的幾天內回升了大部分跌幅。
本內容來自網路新聞 投稿,不代表本網站觀點與立場。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news.kejixun.com/17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