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olana、Cardano 等加密資產在美國獲批成為現貨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的機會甚微,吸引投資者的難度也將加大。
現貨山寨幣 ETF 面臨挑戰
Sygnum Bank 投資研究主管 Katalin Tischhauser 在最近的採訪中,與其他評論員一樣,對其他山寨幣能否效仿以太坊和比特幣成為美國的現貨加密貨幣 ETF 表示懷疑。Tischhauser 指出,美國批准其他加密貨幣 ETF 的主要障礙是缺乏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認為可接受的市場監督交易場所。
市場監督的難題
SEC 有責任防止市場濫用、欺詐和操縱,因此對其批准的產品會通過查看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等受監管的市場場所來監督基礎市場,以確保交易行為公平、透明且不受操縱。Tischhauser 解釋道:「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提供比特幣和以太坊期貨是一種變通方法。」SEC 要求受監管的市場場所評估市場完整性,但目前將加密貨幣交易所視為“不受監管的證券交易所”。
需求和未來展望
即使獲得批准,Tischhauser 也認為對山寨幣 ETF 的需求不會很大。她表示:「我們認為,比特幣和以太坊以外的 ETF 不會滿足太多需求。以太坊的知名度只有比特幣的一半,而其他代幣如 Solana 在加密貨幣市場之外的知名度更低。」
自 1 月推出以來,現貨比特幣 ETF 共產生了 177 億美元的資金流入,表明對該資產類別的需求明顯。相比之下,現貨以太坊 ETF 起步較慢,交易第一周以總流出為主,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 Grayscale 以太坊信託基金的大量撤資。
市場觀點的分歧
Tischhauser 表示,比特幣和以太坊 ETF 以外的加密貨幣市場可能會出現截然不同的局面。她指出,Grayscale 的 Solana Trust (GSOL) 的高溢價表明有一定需求,但與其比特幣和以太坊信託相比,管理的資產規模要小得多,這表明整體興趣有限。

同時,貝萊德的 ETF 和指數投資主管 Samara Cohen 及數字資產主管 Robert Mitchnick 也對山寨幣 ETF 缺乏需求表示擔憂。Cohen 指出,短期內不太可能出現像 Solana 這樣的山寨幣現貨 ETF,而 Mitchnick 則認為:「我們不會看到一長串加密貨幣 ETF。」
不同的聲音
然而,並非所有人都對山寨幣 ETF 持悲觀態度。在 7 月 31 日的一次採訪中,VanEck 的數字資產研究主管 Matthew Sigel 表示:「我們不同意比特幣和以太坊將成為唯一 ETF 的觀點。歐洲市場已經擁有各種加密 ETP,包括單一代幣和一籃子期權。」VanEck 於 6 月 27 日向 SEC 提交了 Solana ETF 申請,表明他們有意在美國推動這項創新。

結語
8 月 1 日,現貨以太坊 ETF 的總流量再次轉為正值,其中 Grayscale 的 ETHE 基金出現了迄今為止最小的資金流出,流出資金為 7800 萬美元,當天的總流入量達到 2850 萬美元。隨著市場的不斷變化,未來山寨幣現貨 ETF 的前景依然不確定,但市場對此的關注度和討論將持續增加。
本內容來自加密新聞 投稿,不代表本網站觀點與立場。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news.kejixun.com/16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