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日攻擊》引發戰爭中加密貨幣無用論爭議:黃金更具價值?

《零日攻擊》引發戰爭中加密貨幣無用論爭議:黃金更具價值?

台劇《零日攻擊 ZERO DAY》近期釋出預告片,引發了關於加密貨幣在戰爭中的實用性大討論。劇情描述台灣在軍事行動封鎖下進入戰時狀態,銀行關閉、ATM無法取款,民眾陷入金融機構失能的混亂局面。這引發了加密貨幣社群對於Crypto是否能取代黃金等傳統戰時儲備資產的熱議。

《零日攻擊》引發戰爭中加密貨幣無用論爭議:黃金更具價值?

加密貨幣能取代黃金嗎?

加密貨幣支持者認為,Crypto能在戰爭時代取代法幣,成為方便攜帶、安全且無中心控制的交換貨幣。在銀行關閉或法幣貶值的情況下,加密貨幣似乎成為理想的替代品。然而,加密貨幣在戰爭中的局限性也顯而易見。當沒有電力或網路時,人們無法連接區塊鏈,這使得「戰時加密無用論」的觀點獲得支持。

黃金的戰時價值

黃金在戰爭中的保值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儘管黃金難以攜帶且易被偷竊,但其具有普世交換價值,仍然是戰時受歡迎的選擇。目前,黃金的價格約為每公斤新台幣250萬元(約8萬美元)。對於台灣普通家庭而言,準備1公斤以下的黃金作為戰時資產並不困難。

金融戰備:交易與保值

在考慮戰時金融資產時,我們可以設想兩種情況:

  • 有電有網路:加密貨幣和黃金都可用
  • 沒電或沒網路:加密貨幣不可用,黃金可用

在有電有網路的情況下,加密貨幣作為交易用途非常便利。然而,若電力和網路中斷,加密貨幣便無法使用。這時候,僅能使用存入定量代幣的紙錢包進行交易。相比之下,黃金在這種情況下仍能保持其價值和流通性。

多樣化的戰時資產配置

戰時資產的配置應該是多樣化的。除了黃金和加密貨幣外,可保存的糧食、燃油、發電機、防衛物品、藥物等也都是優質資產。單純考慮如何攜帶貨幣或黃金是不夠的,最終這些資產需要用來交易物資。

烏克蘭與俄國戰爭的啟示

以烏克蘭與俄國戰爭為例,加密貨幣提供的彈性主要在於其資產轉移的便利性。一個國家的加密金融普及程度夠高,能在戰爭爆發、斷電斷網前快速將加密資產轉移到境外存放處。這是一種非常強的應用方式。

總之,戰時資產的配置應該包括黃金和加密貨幣兩者,以應對不同情況下的需求。這樣可以在保值和交易兩方面都提供保障。

本內容來自網路新聞 投稿,不代表本網站觀點與立場。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news.kejixun.com/15284.html

讚! (0)
網路新聞的頭像網路新聞投稿者
Previous 2024 年 7 月 29 日
Next 2024 年 7 月 29 日

相关推荐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SHAR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