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聞美國汽車廠商資料收集侵犯隱私?參議員呼籲徹查

傳聞美國汽車廠商資料收集侵犯隱私?參議員呼籲徹查

近日,美國汽車廠商在收集並出售車主駕駛習慣、煞車、加速等敏感數據的行為引發了廣泛關注。根據《紐約時報》報道,這些數據不僅被用於影響車主的保險費,還被出售給數據經紀商,引發了關於消費者隱私保護的嚴重擔憂。

針對此問題,美國俄勒岡州和馬薩諸塞州的兩位參議員Ron Wyden和Edward J. Markey聯合致函聯邦貿易委員會(FTC),要求立即對汽車廠商的資料收集和銷售行為進行徹查。參議員指出,汽車廠商以降低保險費為誘餌,誘導消費者同意分享個人駕駛數據,但實際上卻將這些數據出售給第三方以牟取利益,此舉嚴重侵犯了消費者的隱私權。

報告特別點名了現代汽車公司,稱其行為最為惡劣。現代汽車被指強制將所有啟動網路功能的新車用戶加入駕駛評分計劃,並將相關數據分享給數據公司Verisk。從2018年至2024年,現代汽車與Verisk共享了170萬輛汽車的數據,從中獲得了高達1043315.69美元(約合756.9萬元人民幣)的收入,平均每輛車貢獻61美分。令人震驚的是,現代汽車在共享這些數據之前並未徵得消費者的明確知情同意。

同時,通用汽車本田等廠商也被指責以「自願」參與「安全駕駛」計畫的名義誘導消費者分享數據,但並未明確告知消費者這些數據將被用於何種用途,尤其是是否僅限於保險費計算。這種模糊的做法讓消費者對數據的去向和用途感到困惑和不安。

參議員強烈呼籲FTC對相關公司及其高階主管進行追責,並指出目前曝光的問題可能只是冰山一角。他們警告說,隨著汽車智慧化程度的不斷提高,消費者隱私保護變得越發重要。汽車廠商不應未經消費者同意就擅自出售其個人數據,這種行為不僅違反了法律法規,也損害了消費者的信任。

面對輿論壓力,汽車廠商則辯稱這些項目均為“選擇性加入”,但並未否認數據被出售給第三方的事實。業內人士指出,隨著數據成為新的利潤成長點,汽車廠商對消費者數據的重視程度日益提高。然而,這種重視不應以犧牲消費者隱私為代價。未來,如何在保護消費者隱私與利用資料創造價值之間找到平衡點,將是汽車廠商需要認真思考與解決的問題。

本內容來自創作者:News 上傳發布,不代表本網站觀點與立場。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news.kejixun.com/15181.html

讚! (0)
News的頭像News投稿者
Previous 2024 年 7 月 29 日
Next 2024 年 7 月 29 日

相关推荐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SHAR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