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生技大會開幕 李鍾熙:在市場困境中尋找突破之路

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2024)系列活動於台北南港展覽二館如期舉行,首場論壇以「全球生物科技發展主題」拉開序幕。亞洲生技大會主席李鍾熙表示,過去12個月是動盪不安的一年,儘管許多新興科技發展有所突破,但金融市場仍面臨眾多困境。因此,今年的大會規劃了一系列活動,協助業界找到突破的出路。

亞洲生技大會開幕 李鍾熙:在市場困境中尋找突破之路

開幕式上,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吳忠勳、國際生技協會聯盟(ICBA)執行總監Hilary Stiss等致詞,並邀請了美國旗艦級機構Flagship Pioneering亞太區主席André Andonian、Flagship Pioneering資深協理暨Empress Tx聯合創辦人Sabrina Yang,以及唐獎生技醫藥獎得獎人、麻省理工學院講座教授張鋒(Feng Zhang)等多位國際生醫產學界專家,分享全球最新生物科技、健康產業新興趨勢及未來機會。

吳忠勳指出,今年大會的主題為「從亞洲綜觀全球生技商機」(Global View, Asian Touch),彰顯台灣生技業擴展全球的承諾。今年協會秘書長林治華也當選為國際生技協會聯盟(ICBA)副主席,不僅是台灣第一人,也是亞洲首位代表,這證明台灣在生物醫學及供應鏈發展中已成為全球重要一環。

Hilary Stiss在致詞中提到,每年參加台灣主辦的BIO Asia-Taiwan,都能感受到台灣人的友善和展現的實力與夥伴關係所帶來的無限機會。André Andonian表示,亞洲約60%的GDP來自製造業,全球約60%的專利來自亞洲,亞太地區已成為創新來源。Flagship自2023年進軍亞太市場,在新加坡、日本、韓國成立示範中心,希望建立更多夥伴關係,加速生物科技、生物工程及醫學的發展,以創造更多商機。

飛馬科技創投(Pegasus Tech Ventures)創始人兼執行長Anis Uzzaman分享了美國矽谷的投資趨勢,並指出,數據科學整合AI、基因編輯、生物列印結合組織工程、幹細胞、腦機介面等領域的未來發展前景最為看好。張鋒則主談其團隊在病毒載體遞送系統的兩項研究。

此外,比利時校際微電子中心(Imec vzw)健康技術部門副總裁Paru Deshpande也分享了利用晶圓技術開發的多種數位醫療解決方案。PwC新加坡和亞太區健康產業主管Zubin J. Daruwalla認為,「AI不會取代人類,但不擁抱科技的人,將會被擁抱科技者取代。」

本內容來自科技新聞 投稿,不代表本網站觀點與立場。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news.kejixun.com/14514.html

讚! (0)
科技新聞的頭像科技新聞投稿者
Previous 2024 年 7 月 25 日
Next 2024 年 7 月 25 日

相关推荐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SHAR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