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近日在金管會例行記者會上,宣布了其發展金融科技的五大策略。其中,他強調了傳統金融的轉型,特別是銀行辦理虛擬資產保管業務和推動現實世界資產(RWA)代幣化的計劃。
逐步監管虛擬貨幣
彭金隆上月宣布,台灣將分四個階段逐步將虛擬貨幣納入監管,最終目標是成立加密專法,預計將於明年6月前提交立法院進行立法程序。台大法律學院副教授楊岳平曾建議,專法應明確規範傳統金融兼營虛擬資產業務,如虛擬資產的保管和經紀業務,為客戶提供代買代賣、理財和下單等服務。
開放銀行保管虛擬資產的意涵
在這次記者會上,彭金隆表態願意開放金融業辦理虛擬資產保管業務,尤其是銀行,可以從保管業務開始涉入虛擬資產發展。銀行局長莊琇媛指出,虛擬資產保管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將客戶的私鑰保存在實體保管箱中,二是透過演算法進行私鑰的保管。不論採用哪種方式,這都為銀行開啟了新的商機。
虛擬資產的保管也涉及其法律定位的明確規範,包括是否視為有價證券還是商品,以及如何在財務報表上記帳。根據現行巴塞爾協定,銀行在持有比特幣等非穩定虛擬貨幣時,需要較高的資本準備額,增加了金融機構的資本壓力。然而,許多傳統金融機構仍對虛擬貨幣保管業務抱有濃厚興趣,並已在金融科技創新監理門診和相關輔導會議中提出相關想法。
此外,保管服務的客群定位——是僅限於機構客戶,還是開放給普通消費者,也需要專法進一步訂定。若個人可以將加密貨幣交由銀行保管,類似於傳統的銀行保險箱或帳戶服務,這將為我們提供一個更正式、更受監管的平台,提升整個加密產業的合法性和可信度。
對虛擬貨幣業者的潛在影響
傳統金融機構進軍虛擬資產市場,勢必對現有的虛擬貨幣業者產生影響。VASP(虛擬資產平台及交易業務事業)公會副理事長蕭滙宗認為,傳統金融與幣圈新創之間的競合,未來可能出現三種情形:部分幣圈新創可能被傳統金融機構收購;某些幣圈新創可能會獨立發展,成為不需依賴傳統銀行而獨立運作的平台;部分則可能與傳統銀行形成上下游合作關係。
台灣金融科技協會副理事長温宏駿表示,虛擬資產專法訂定時,應思考開放某些金融業務,進一步賦予 VASP 更多發展機會。遠東銀行數位金融事業群副總戴松志也認為,VASP 業者在某些領域仍具有優勢,與傳統金融機構合作將有助於形成更完善的虛擬資產生態圈。
金管會成立RWA小組
在推動RWA代幣化方面,金管會在6月13日宣布,與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及六家金融機構(包括台新銀、台北富邦銀、中信銀、國泰證券、國泰投信及元大金控)共同成立「RWA代幣化小組」,優先以債券和基金作為代幣化研究標的上鏈。最終希望讓參與金融機構進行業務試辦或實驗,令投資人從RWA開始學習區塊鏈交易,再過渡到虛擬資產。
其他四大策略
除了虛擬資產保管業務,彭金隆提出的其他發展金融科技策略還包括:
- 擴大容錯空間:將放寬金融業務試辦,推動「輕量沙盒」,加大創新實驗範圍與力度,並已委外研究解決現行沙盒的弱點。
- 鼓勵團體合作:開放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機構將專利授權給其他金融機構,並希望業者成立「金融科技合作聯盟」或「創新基金」,集體研發金融創新技術。
- 支持純網路金融發展:重啟純網保申請,調整申請條件,放寬業務範圍限制,加大對網路金融業的支持。
- 全方位引領金融科技:爭取設立金融市場發展創新處,建立普惠金融創新審查與程序優先機制。
這些策略不僅顯示出台灣金管會致力於推動金融科技發展的決心,也為金融業和虛擬資產市場的未來發展提供了廣闊的機遇。

本內容來自加密新聞 投稿,不代表本網站觀點與立場。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news.kejixun.com/13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