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Q2加密市場報告:以太坊ETF可望帶來大量增量資金,TON生態成長顯著

2024年Q2加密市場報告:以太坊ETF可望帶來大量增量資金,TON生態成長顯著

一、美國宏觀經濟概述

2024 年第二季度,美國經濟呈現出從高通膨高成長轉變為低通膨低成長的明顯趨勢。在這一轉變過程中,我們觀察到了五個主要的宏觀經濟動向:通膨壓力持續緩解、就業市場出現降溫跡象、房地產市場疲軟、消費者信心下滑以及貨幣政策轉向預期增強。這些趨勢相互關聯,共同塑造了當前美國經濟的整體面貌,同時也為未來經濟走向提供了重要線索。

二、主要經濟趨勢詳析

1. 通膨壓力持續緩解

關鍵數據

•  5 月核心PCE 物價指數年增2.6%,創下三年來的最低水準

•  5 月核心PCE 物價指數季增速僅為0.1%,為2023 年12 月以來的最低點

深度分析

通膨壓力的持續緩解是目前美國經濟最為顯著的特徵之一。核心 PCE 物價指數作為聯準會青睞的通膨指標,其同比和環比數據的雙雙走低,清晰地反映了價格壓力的減弱。此趨勢的形成主要源自於以下幾個面向:

1. 聯準會持續升息政策的滯後效應:自2022年3 月開始的連續升息週期,其影響終於在經濟體系中充分顯現。高利率環境抑制了總需求,進而緩解了通膨壓力。

2. 供應鏈問題的逐步緩解:新冠疫情後期,全球供應鏈持續修復,生產和物流瓶頸逐漸消除,這直接緩解了供給端的價格壓力。

3. 需求端壓力減弱:隨著經濟成長放緩,消費者支出成長放緩,企業投資意願下降,整體需求壓力有所緩解,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價格上漲。

通膨壓力的緩解無疑是一個正面訊號,它不僅緩解了消費者的生活成本壓力,也為聯準會未來的貨幣政策調整提供了更大的操作空間。然而,我們也需要警惕通膨過快下降可能帶來的通縮風險,以及對經濟成長的潛在負面影響。

2. 就業市場出現降溫跡象

關鍵數據

• 6 月15 日當週續請失業救濟人數達183.9 萬人,為2021 年底以來的最高水準

• ADP 就業報告顯示5 月私部門就業成長明顯放緩

深度分析

就業市場的降溫是經濟成長放緩的直接反映。此趨勢的出現主要受以下因素影響:

a. 經濟成長放緩:隨著經濟活動減弱,企業對勞動力的需求隨之下降。這種現像在週期性較強的行業中表現得特別明顯。

b. 利率上升抑制企業擴張:高利率環境增加了企業的融資成本,抑制了投資和擴張計劃,進而影響招聘需求。

c. 科技和金融等產業出現裁員:這些產業往往對經濟週期變化較為敏感,在經濟前景不確定的情況下,率先採取了裁員措施以控製成本。

就業市場的降溫雖然在短期內可能引發社會關注和經濟擔憂,但從長遠來看,適度的勞動力市場鬆動有助於緩解工資上漲壓力,進而有利於通膨的進一步回落。然而,政策制定者需要密切關注就業市場的變化,以防止失業率過快上升可能帶來的社會經濟風險。

3.房地產市場疲軟

關鍵數據

• 5 月新屋銷售年化61.9 萬戶,為去年11 月以來最低,環比大跌11.3%

• 5月待售新房供應量增至48.1 萬套,創2008 年以來最高水準

深度分析

房地產市場的疲軟是當前經濟環境下的另一個重要特徵,這一趨勢主要受以下因素影響:

a. 高利率環境:聯準會的升息政策直接推高了抵押貸款利率,顯著增加了購屋成本,抑制了購屋需求。

b. 房價高企:儘管近期房價增速有所放緩,但絕對價格水準仍然較高,影響了購屋者的購買力和意願。

c. 經濟前景不確定性:就業市場的降溫和經濟成長放緩的預期,增加了潛在購屋者的謹慎情緒,延緩了購屋決策。

房地產市場的疲軟不僅直接影響建築業和相關產業,也透過財富效應影響消費者支出,對整體經濟成長形成拖累。然而,從長期來看,房地產市場的調整有助於糾正先前可能存在的泡沫,促進市場回歸理性。政策制定者需要在刺激房地產市場和防範系統性風險之間尋找平衡。

4. 消費者信心下滑

關鍵數據

• 6 月贅商會消費者信心指數出現回落

• 僅12.5% 的受訪者預期未來六個月商業條件會有所改善,創2011 年以來新低

深度分析

消費者信心的下滑反映了公眾對經濟前景的擔憂情緒正在加劇。這種情緒的形成主要受以下因素影響:

a. 通膨壓力持續:儘管通膨率有所回落,但物價水準仍高於疫情前,持續侵蝕消費者的購買力。

b. 就業市場不確定性增加:就業市場的降溫跡象增加了人們對未來收入和就業穩定性的擔憂。

c. 經濟衰退擔憂升溫:隨著各項經濟指標的走弱,市場上關於經濟可能陷入衰退的討論日益增多,影響了消費者的信心。

消費者信心的下滑可能導致消費支出的收縮,進而影響經濟成長。考慮到消費在美國 GDP 中的重要地位,這一趨勢值得政策制定者高度關注。提振消費者信心可能需要在穩定就業、控制通膨和刺激經濟成長等多個方面同時發力。

5. 貨幣政策轉向預期增強

關鍵資訊

• 聯準會官員預計年底前可能降息一次

• 市場預期9 月可能開始降息

深度分析

貨幣政策轉向的預期增強,反映了市場對經濟前景的判斷以及對聯準會政策的預期。這項預期的形成主要基於以下考量:

a. 通膨數據持續改善:核心PCE 等通膨指標的持續下降,為聯準會調整貨幣政策創造了條件。

b. 經濟成長動能減弱:各項經濟指標顯示經濟成長正在放緩,這可能需要更為寬鬆的貨幣政策來支持。

c. 就業市場出現降溫跡象:就業數據的走軟可能促使聯準會在其雙重使命(價格穩定和充分就業)中更專注於就業問題。

貨幣政策轉向的預期本身就可能對經濟產生影響,例如透過影響長期利率和資產價格來影響投資和消費決策。然而,聯準會在政策調整時仍需保持謹慎,以防止通膨反彈或金融穩定性問題的出現。

三、綜合評估與展望

縱觀2024 年第二季的美國經濟,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正在經歷結構性調整的經濟體。通膨壓力的緩解無疑是一個正面訊號,但經濟成長動能的減弱、就業市場的降溫、房地產市場的疲軟以及消費者信心的下滑,都顯示經濟正面臨新的挑戰。

這種宏觀經濟環境的變化正在推動聯準會的貨幣政策從緊縮到中性甚至寬鬆轉變。然而,政策制定者面臨的挑戰在於如何在控制通膨和維持經濟成長之間找到平衡。過快的政策轉向可能引發通膨反彈,而行動過慢則可能加劇經濟下行壓力。

展望未來,美國經濟的走向將很大程度取決於以下幾個關鍵因素:

a. 通膨:如果通膨能夠持續回落至聯準會的目標水平,將為更為寬鬆的貨幣政策創造空間。

b. 就業市場:就業市場能否在經濟放緩的同時保持相對穩定,將直接影響消費者信心和整體經濟表現。

c. 全球經濟環境:考慮到美國經濟與全球經濟的緊密聯繫,全球經濟的復甦程度將對美國經濟產生重要影響。

d. 財政政策方向:在貨幣政策空間縮小的情況下,財政政策的角色可能會更凸顯。

e. 地緣政治風險:全球地緣政治局勢的變化可能對貿易、投資和能源價格產生影響,進而影響美國經濟。

四,加密貨幣產業內的趨勢

2024 年第二季加密貨幣產業的主要發展趨勢和事件。我們重點關注了現貨以太坊 ETF 的審批進度、加密貨幣政策監管動態、Solana 生態的 Memecoin 項目發展、加密貨幣市場融資交易活躍度,Ton 生態的研究等方面。透過對這些關鍵領域的剖析,我們旨在為產業參與者和投資者提供全面而深入的市場洞察。

1. 現貨以太坊ETF 的審批進度

現貨以太坊ETF 的審批進程在本季度取得了顯著進展,多個跡象表明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可能即將批准這項重要金融產品。

關鍵發展:

a. SEC 加速審批流程:SEC 要求現貨以太坊ETF申請人加快更新19b-4 文件,這一舉動被市場普遍解讀為SEC 可能很快就會批准現貨以太坊ETF 的訊號。這種緊迫感顯示監管機構正在積極推動審批進程,為可能的批准做最後準備。

b. 申請人積極回應:多家現貨以太坊 ETF 申請人已經提交了修訂後的 19b-4 文件。這種快速回應顯示了申請機構對於獲得批准的強烈期望,同時也反映了他們與監管機構之間的積極溝通和合作。

c. S-1 檔案修改接近完成:S-1 檔案的提交修改已進入末端階段。這意味著 ETF 的結構、營運細節和風險揭露等關鍵內容已基本確定,為最終批准鋪平了道路。

d. 法律挑戰的潛在影響:摩根大通等金融巨頭認為,如果 SEC 拒絕批准現貨以太坊 ETF,可能會面臨法律挑戰。這一觀點增加了 SEC 批准的可能性,因為監管機構可能希望避免潛在的法律糾紛,尤其是在已經批准比特幣現貨 ETF 的背景下。

影響分析:

現貨以太坊ETF 的批准將對加密貨幣市場產生深遠影響:

•  市場流動性提升:ETF 的推出將為機構投資者提供一個規範、低風險的以太坊投資管道,有望帶來大量新增資金流入。

•  價格穩定性增強:隨著市場深度的增加,以太坊價格的波動性可能會降低,有利於其作為長期投資資產的地位鞏固。

•  產業合法性提升:ETF 的批准將進一步提高以太坊在傳統金融體系中的地位,增強整個加密貨幣產業的合法性和可信度。

•  衍生性商品市場發展:基於 ETF 的各種金融衍生性商品可能會隨之出現,進一步豐富以太坊相關的投資工具。

2. 加密貨幣政策監理動態

本季度,全球範圍內的加密貨幣政策監理呈現出明顯的變化趨勢,特別是在美國,我們觀察到了一系列重要的立法和政策調整。

主要事件與影響:

a. 《21 世紀金融創新與科技法案》通過:

– 美國眾議院通過了這項重要法案,旨在建立數位資產監管框架。

– 影響:這標誌著美國政府開始正式認可並規範加密貨幣產業,為產業發展提供了更清晰的法律指引。

– 長期效應:可望減少監管不確定性,鼓勵更多機構參與加密市場,推動產業創新。

b. SEC 加密資產會計規定SAB 121 被推翻:

– 美國參議院投票透過推翻SEC 的SAB 121 規定。

– 背景:SAB 121 要求加密貨幣託管機構將客戶資產記錄為負債,這增加了機構的財務負擔。

– 影響:這項決定將降低加密貨幣託管服務的成本,可能刺激更多金融機構提供相關服務。

– 市場反應:預計將增強加密貨幣市場的整體流動性和機構參與度。

c. 政治態度轉變:

– 前美國總統川普表示將停止對加密貨幣的敵意,並擁抱加密貨幣。

– 意義:這反映了美國政治菁英對加密貨幣態度的潛在轉變。

– 潛在影響:可能影響未來的政策制定,為加密貨幣產業創造更有利的政治環境。

d. 加拿大加強稅務監管:

– 加拿大稅務局宣布加強打擊虛擬資產逃稅。

– 趨勢:顯示全球範圍內對加密貨幣稅收監管的日益重視。

– 影響:可能導致其他國家效仿,加強對加密貨幣交易的稅務管理。

綜合分析:

這些政策變化反映了加密貨幣正逐步融入主流金融體系的趨勢。監管框架的完善一方面為產業發展提供了更清晰的指引,另一方面也意味著產業參與者需要更加重視合規性。長期來看,這些變化可望提升加密貨幣市場的穩定性和可信度,吸引更多機構投資者參與。

3. Solana生態的Memecoin 計畫發展

Solana 生態系中Memecoin 計畫的爆發性成長成為本季度加密貨幣市場的一大亮點,引發了廣泛關注和討論。

關鍵數據與趨勢:

a. 代幣發行量激增:

– 每月在Solana 網路上推出近50 萬種新代幣,其中大部分為Memecoin。

– 這一數字遠超過其他主流區塊鏈平台,反映了 Solana 在代幣發行方面的優勢和吸引力。

b. Meme 幣發行平台報酬顯著:

– Pump.fun 等Meme 幣發行平台的月收入已超過著名DEX Uniswap Labs。

– 這現象反映了 Memecoin 市場的龐大規模和活躍度。

深度分析:

a. 技術優勢驅動:

– Solana 的高吞吐量和低交易費用為Memecoin 的快速創建和交易提供了理想環境。

– 這種技術優勢使得小額投資者也能參與 Memecoin 市場,降低了市場進入門檻。

b. 社區驅動的創新:

– Memecoin 的繁榮體現了加密貨幣社區的創造力和參與度。

– 這種現象反映了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本質:使用者可以自由創造和交易資產,無需傳統金融中介。

c. 市場風險與監理挑戰:

– Memecoin 市場的快速成長也帶來了泡沫風險和潛在的監管挑戰。

– 大量低品質或欺詐性代幣的出現可能損害投資者利益,引發監管機構的關注。

d. 對Solana 生態系的影響:

– Memecoin 熱潮增加了Solana 網絡的使用率和知名度。

– 然而,過度依賴 Memecoin 可能分散對其他更實質應用的關注。

e. 長期永續性議題:

– Memecoin 市場的長期永續性值得關注,其發展模式可能需要演變以保持活力。

– 未來可能會看到更多具有實際用途或創新概念的 Memecoin 項目出現。

展望:

雖然Memecoin 熱潮展現了加密貨幣市場的活力和創新潛力,但也需要警惕其中的風險。未來,我們可能會看到更多規範化和創新性的 Memecoin 項目出現,以及相關的監管措施的出台。 Solana 生態系統需要在維持創新活力和管控風險之間找到平衡,以實現長期健康發展。

4. 加密貨幣市場融資交易活躍

2024 年第二季度,加密貨幣市場的融資活動呈現明顯的復甦跡象,特別是在創投(VC)領域。這一趨勢不僅反映了市場信心的恢復,也揭示了投資者對某些細分領域的濃厚興趣。但宣布融資消息是有時間的延遲性,所以只能代表第一季和去年的融資情況。

主要觀察:

a.融資規模回升:

– 數位資產產業的融資規模顯著回升,顯示投資者對加密貨幣市場的長期前景保持樂觀。

– 這一趨勢與整體加密貨幣市場的回暖相呼應,反映了資本對該行業的信心正在恢復。

因為宣布融資消息是有時間的延遲性,所以只能代表第一季和去年的融資情況。

b. VC 專注於重點:

– 創投機構開始更重視由學者創立的加密項目。

– 這一趨勢表明,投資者正在尋求具有深厚技術背景和學術支持的項目,以降低投資風險並提高潛在回報。

重點投資領域分析:

a. AI 賽道:

– 目前市場上有大量專案集中在去中心化算力、zkML(零知識機器學習)和GPU 算力聚合等領域。

– 挑戰:

* 聚合的 GPU 資源品質參差不齊。

* 網路頻寬限制會影響真正的算力聚合。

* 高階顯示卡資源(如 B100)被頭部公司和國家壟斷,限制了去中心化 AI 推理的發展。

– 發展方向:

* 利用 AI 技術降低使用者使用門檻。

* 探討 Token 與 AI 應用的創新結合模式。

b. DePIN(去中心化實體基礎設施網路):

– 主要挑戰:如何有效激勵資源提供者,以及如何利用數學方法驗證資源提供者的工作。

– 案例學習:IO.NET 被駭客利用偽造硬體資訊進行攻擊,凸顯了 DePIN 專案面臨的安全挑戰。

c. Restaking:

– 當前趨勢是將EigenLayer 的AVS(Actively Validated
Services)和staking 模式複製到各個區塊鏈上。

– 這反映了市場對於提高資產效率和網路安全性的需求。

d. 基礎設施:

– Layer2 敘事和模組化敘事已經進入尾聲。

– 並行化 EVM(以太坊虛擬機)成為新的熱點,但有估值過高的風險。

– ETH 2.0 的 EIP 4844 上線後,整體 Gas 費用大幅下降,但鏈上活動成長未達預期。

– 未來發展:基礎設施賽道已進入週期末端,需要尋找新的應用成長點。

e. 鏈抽象:

  – 目標:透過單一Rollup 管理所有Layer2帳戶,解決帳戶割裂問題。

  – 這一趨勢反映了市場對提高使用者體驗和跨鏈互通性的需求。

投資趨勢分析與展望:

a. 技術導向:投資者更青睞具有強大技術背景的項目,特別是那些能夠解決實際問題或提高效率的解決方案。

b. 跨領域融合:AI 與區塊鏈的結合成為熱點,預計將繼續吸引大量投資。

c. 基礎設施優化:儘管基礎設施投資可能已過熱潮,但優化現有解決方案的專案仍有機會獲得資金。

d. 使用者體驗為王:能夠簡化使用者操作、提高可用性的項目(如鏈結抽象)可能成為下一波投資熱點。

e. 風險意識增強:投資者更關注專案的安全性和永續性,純粹的敘事再造浪潮已經過去,更加關注現金流和應用的流量可增長性。

五,TON 生態研究

另一個熱門賽道,也需要我們去關注,Telegram 訊息平台和TON(The Open Network)生態系統的發展。我們探討了 Telegram 用戶群的快速成長,特別是在印度市場,並檢視了 TON 生態系統內新興的機會。報告重點關注去中心化金融(DeFi)、遊戲和社交應用領域的關鍵趨勢,為創新和投資潛力領域提供見解。

1. Telegram的市場滲透與使用者成長

1.1 印度市場主導

Telegram 在印度市場經歷了顯著增長,鞏固了其作為該平台最大用戶群國家的地位:

• 2022 年1 月至4 月,印度月活躍用戶接近8,700 萬。

• 2022 年 6 月至 8 月期間,印度記錄了約 7,000 萬次應用程式安裝。

• 到 2023 年,Telegram 在印度的下載量達到 7,048 萬次。

這些數據凸顯了印度在 Telegram 全球擴張策略中的關鍵角色,突顯了該平台在新興市場的強大吸引力。

1.2 全球用戶基礎與參與度

擁有超過8 億活躍用戶的Telegram 已經在全球訊息應用市場確立了主要地位。這個龐大的用戶群涵蓋了多樣化的年齡層和興趣,為開發者和企業提供了豐富的機會。

2. TON生態系:成長與機會

2.1 DeFi板塊表現

TON 生態系統在第一季見證了其去中心化金融(DeFi)板塊的顯著增長,為第二季度的持續擴張奠定了基礎:

• 總鎖倉價值(TVL)增加了7 倍,主要由DEX 活動增加和Tonstakers 流動質押協議的市場主導地位推動。

• DEX 成為 TON 上表現最佳的 DeFi 板塊,受益於 Meme 代幣交易量激增和透過 The Open League 計畫推出的收益耕作池。

2.2 基於代幣活動的激增

生態系統經歷了顯著的基於代幣相關活動的成長:

• 根據Tonalytica 的數據,TON 上DEX 的總交易量在90 天內創下420 萬美元的歷史新高,隨後超過6000 萬美元。

• DeDust 和 STON.fi 成為透過 The Open League 推出的流動性池的主要場所,促使 TON 的 TVL 增加了 9 倍以上。

2.3 流動質押主導

流動質押仍是TON TVL 中的主導板塊,推動該網絡在DefiLlama 排名中上升至第17 位。這一趨勢凸顯了 TON 生態系統內對產生收益機會的日益增長的興趣。

2.4 新興協定和基礎設施

幾個新的協定和基礎設施發展加強了TON 生態系統:

• Evaa Protocol 在TON 主網上線,總供應達2610 萬美元,總借款為1203 萬美元。

• RedStone 成為 TON 上第一個可用的預言機解決方案,標誌著 TON DeFi 資料完整性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3. 產業機會與趨勢

3.1 頂級應用類別

基於項目數量和市場份額,以下應用類別顯示出最大的潛力:

a. 遊戲(24 個項目,9.2% 市場佔有率)

b. DeFi(20 個項目,7.7% 市佔率)

c. 錢包(20 個項目,7.7% 市佔率)

這些類別代表了TON 生態系統內最活躍的開發領域,顯示了強勁的市場興趣和成長潛力。

3.2 Telegram迷你應用:新前沿

Telegram 迷你應用程式為開發者提供了獨特的機會,以利用平台龐大的用戶基礎。主要特點包括:

• 與Telegram 聊天介面無縫整合

• 內建支付系統,支援加密貨幣(透過TON)和法定貨幣交易

• 利用Telegram 分享功能的病毒式傳播機制

• 可自訂的推播通知以提高使用者參與度

• 彈性的部署選項(附件選單、內嵌按鈕或選單按鈕)

這些特性為開發者創造了一個肥沃的環境,可以創造能夠在Telegram 生態系統中快速獲得牽引力的創新應用。

3.3 遊戲:首要機會

在各種應用類別中,遊戲脫穎而出成為Telegram上最有前景的成功領域。要適合專業流量投放的工程技術,幾個因素促成了這項評估:

a. 龐大的使用者基礎和參與度:Telegram 超過8 億的活躍用戶為遊戲提供了巨大的潛在受眾。平台的多樣化用戶群允許廣泛的遊戲類型,從休閒到更複雜的策略性遊戲。

b. 病毒式傳播與社交分享:遊戲本質上具有病毒特質,鼓勵使用者邀請朋友和分享成就。 Telegram 的內建分享功能放大了這種效果,可能導致以較低成本快速獲取使用者。

c. 貨幣化機會:遊戲提供多種收入流,包括應用程式內購買、廣告和訂閱服務。 TON 支付的整合進一步簡化了貨幣化過程。

d. 技術和平台支援:Telegram 強大的開發工具和 API 使創建複雜的遊戲體驗成為可能。無縫授權、推播通知和內建支付等功能減少了遊戲開發和使用者體驗中的摩擦。

e. 使用者體驗與回饋:Telegram 的即時通訊特性促進了基於使用者回饋的快速迭代,讓開發者迅速改進和優化他們的遊戲。

3.4 其他有前景的應用領域

雖然遊戲領先,但其他幾個應用類別也顯示出顯著潛力:

a. 社交金融(SocialFi):利用Telegram 的社交特性創建基於信任的金融產品,如基於群組的小額貸款或協作投資工具。

b. 加密貨幣教育與入門:為 Telegram 大量非加密使用者提供易懂的教育內容和低風險的入門體驗。

c. 微任務與賺錢平台:創建基於 TON 的平台,使用者可以透過完成簡單任務賺取加密貨幣,吸引尋求額外收入來源的使用者。

d. 去中心化社群媒體貨幣化:為內容創作者開發工具,透過訂閱、打賞和內容銷售來貨幣化他們在Telegram 上的存在。

e. 加密支付整合:為 Telegram 上的商家和服務提供者建立簡單的加密支付解決方案,解決傳統支付系統的痛點。

f. 增強加密錢包:開發社交整合的加密錢包,為新用戶簡化入門流程。

g. 去中心化預測市場:創建基於 TON 的預測平台,涵蓋各種主題,吸引 Telegram 的多樣化用戶群。

h. 去中心化儲存和內容分發:利用 TON 進行去中心化儲存解決方案,解決內容審查問題並給予創作者更多控制權。

10,流量聚合分送平台:利用專業流量投放的工程技術,搭配適合流量分髮型的應用。

4. 值得注意的生態系項目

TON 生態系內湧現幾個表現突出的項目:

a. Tonstakers:領先的流動質押協議

b. The Open League:激勵用戶與TON 專案互動的計劃

c. Notcoin:流行的meme 代幣

d. DeDust 和STON.fi:主要的去中心化交易所(DEX)

e. Storm Trade:TON 上主要的衍生性商品交易所

f. bemo 和Stakee:新興的流動質押協議

g. TON Whales的Whale Liquid:新的流動質押池

h. Evaa Protocol 和DAOLama:借貸協議

i. RedStone:TON 上第一個預言機解決方案

這些項目展示了在TON 上構建的多樣化應用,突顯了生態系統的快速成熟。

5. 未來展望與建議

隨著Telegram 和TON 生態系的持續演變,我們預期幾個關鍵趨勢和機會:

a. 增強整合:Telegram 社交功能與TON 區塊鏈能力之間更大的協同效應,帶來更無縫的使用者體驗。

b. DeFi 創新:DeFi 應用的持續成長,重點在於用戶友好的介面和針對 Telegram 用戶群量身定制的新型金融產品。

c. 遊戲生態系統擴張:利用 Telegram 社交特性和 TON 快速、低成本交易的區塊鏈遊戲激增。

d. 教育與入門重點:更多資源致力於教育和引導非加密用戶,擴大整體生態系統用戶群。

對於希望進入Telegram 和TON 生態系統的開發者和企業,我們建議:

• 優先考慮使用者體驗和與Telegram 現有功能的無縫整合

• 專注於利用Telegram 社交圖譜和病毒式分享能力的應用

• 探索創新的貨幣化模式,結合傳統方法和加密原生方法

• 投資教育內容和入門流程,以吸引和留住非加密用戶

• 密切關注監管發展,確保在目標市場合規

六,二級市場的建議:

1. 比特幣市場概況

1.1 市場表現

比特幣在經歷了減半事件和比特幣ETF 核准的雙重利好刺激後,目前處於高位橫盤震盪階段。這現象反映了市場在消化重大利好消息後的自然調整過程。值得注意的是,鏈上 USDT(泰達幣)鑄造量出現萎縮,同時比特幣 ETF 的淨流入勢頭也在放緩。這些指標暗示市場可能正在進入一個短期冷卻期。

1.2 主要影響因子分析

a. 美股AI 泡棉效應:

人工智慧(AI)相關股票的火熱表現吸引了大量投資資金,導致加密貨幣市場的部分資金外流。值得警惕的是,大量散戶投資者正在透過交易末日期權和加槓桿的方式炒作 AI 相關股票,這種行為增加了整體市場的風險水平。

b. 比特幣ETF 資金流入放緩:

比特幣ETF 的推出初期曾帶來顯著的資金流入,但近期趨勢已減弱。資金流入的減少直接影響了比特幣價格的上升動能,成為當前市場橫盤震盪的重要原因之一。

c. 投資人風險偏好轉換:

對於新增資金而言,直接購買比特幣相比投資高估值項目似乎更具性價比。高估值項目面臨籌碼傾銷的風險,導致二級市場買盤不足。相反,流通性高的迷因幣(Meme Coin)因其投機性質反而保持了較高的換手率。

d. 創新應用缺乏:

加密貨幣市場整體上缺乏真正突破性的應用場景。雖然像 TON(Telegram Open Network)這樣的專案正嘗試透過高流量平台強行帶動新增用戶,可能成為市場新的突破口,但其他新的應用方向仍難以開啟新的成長曲線。

e. 與美股的高度相關性:

加密貨幣市價目前與美股表現呈現較強的正相關性。真正的市場高點很可能出現在聯準會首次降息之後。市場將密切關注降息後的 CPI(消費者物價指數)數據表現。如果出現類似 70-80 年代的情況,即降息後通膨再次強勁反彈,聯準會可能會迅速重啟升息週期。

2. 歷史借鏡:1979-1989 年聯準會貨幣政策回顧

為了更好地理解當前市場環境和可能的政策走向,我們有必要回顧1979-1989 年間聯準會的貨幣政策演進:

a. 1979-1981 年:積極抗通膨

– 嚴格控制貨幣供給成長

– 大幅提高利率,聯邦基金利率一度超過20%

b. 1981-1982 年:堅持高利率

– 維持高利率政策,儘管導致嚴重經濟衰退

– 通膨率開始顯著下降

c. 1982 年下半年:謹慎放鬆

– 開始逐步放鬆貨幣政策

– 讓利率逐漸下降,因應經濟衰退

d. 1983-1984 年:尋求平衡

– 繼續調整貨幣政策,在控制通膨和促進經濟成長之間尋求平衡

– 逐步降低利率,但保持警覺以防通膨反彈

e. 1985-1986 年:進一步寬鬆

– 進一步放鬆貨幣政策

– 繼續降低利率以支持經濟成長

f. 1987 年:因應股市崩盤

– 艾倫·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接任美聯儲主席

– 在股市崩盤後迅速採取行動,提供流動性支持

g. 1988-1989 年:微調政策

– 再次小幅收緊貨幣政策,防止經濟過熱

– 逐步提高利率

這段歷史經驗表明,聯準會在面對高通膨時可能採取持續性的緊縮政策,即使面臨經濟衰退的風險。同時,政策調整往往是漸進的,需要長時間才能看到效果。這對當前市場參與者理解可能的政策走向和市場反應有重要啟示。

3. 市場前景分析

3.1 短期市場展望

鑑於當前市場狀況,短期內比特幣價格可能會持續維持區間震盪。主要原因包括:

a. ETF 資金流入放緩,減弱了市場上漲動能。

b. 投資人注意力部分轉移至 AI 等熱門領域,影響加密貨幣市場資金流入。

c. 市場普遍等待聯準會貨幣政策的明確訊號,導致交易活動趨於謹慎。

3.2 中長期發展機會

儘管短期內面臨一些挑戰,但中長期來看,加密貨幣市場仍存在諸多發展機會:

1. 機構投資持續增加:隨著監管環境逐步明朗,更多機構投資者可能會進入市場,為產業帶來更多資金和信譽。

2. 全球宏觀經濟不確定性:在通膨壓力、地緣政治風險等因素影響下,比特幣作為對沖工具的價值可能會進一步凸顯。

3. 減半效應的長期影響:雖然短期內減半事件的影響可能已被市場消化,但從歷史經驗來看,減半往往在中長期內對比特幣價格有正面影響。

4. 新興市場採用度提升:隨著發展中國家對加密貨幣的接受度不斷提高,可能會帶來新的用戶群和市場需求。

本內容來自加密新聞 投稿,不代表本網站觀點與立場。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news.kejixun.com/12028.html

讚! (0)
加密新聞的頭像加密新聞编辑
Previous 2024 年 7 月 11 日
Next 2024 年 7 月 11 日

相关推荐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SHARE
TOP